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6-29 23:14:37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課題
|
5負 荊 請 罪
|
備課日期
|
9.13
|
|
教學要求
|
1、能分角色朗讀全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綠線中的一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聯系課文,說說:“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來源;
3、學會閱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4、通過對課文的分析,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風貌。
|
|||
教學重、難點
|
1、根據劇本特點,弄清故事情節,了解人物性格特點;
2、抓住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語句,體會人物的精神。
|
|||
教學準備
|
課件
|
|||
教學時間
|
2課時
|
|||
|
第一課時
|
|||
教學目標
|
學會本課8個生字,綠線中的一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新詞。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
|||
教學步驟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一、揭題,質疑
|
1、大家看過話劇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歷史小話劇的劇本,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大家想知道什么?(……)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看課文。
|
交流
齊讀
質疑
|
激趣
|
|
二、自讀課文
|
1、出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結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
②弄清劇中人物的身份,了解這個小話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③弄懂題目的意思。
2、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
按要求自學
|
了解課文特點
|
|
三、檢查自學情況:
|
1、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讀準:荊 恕 藺 卿
分析:“藺、庸”的字形
2、說說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還有哪些不理解,需要別人幫助的?
3、、交流這個小話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講清:時、地、原因、經過與結果。)
4說說“負荊請罪”的意思:
“負”是什么意思?“荊”指什么?文中講誰向誰請罪?
|
指名讀
正音
交流詞義
指名讀,交流
指名試讀課文:說說故事中有幾個人物?他們的身份是什么?
討論
交流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評議
|
了解課文內容
|
|
四、布置作業
|
1、描紅
2、抄寫生字新詞
3、填字成詞
( )精( )神 ( )不( )怕
針 ( ) 相 對 唇( )舌( )
( )( )不讓 深 明 大 ( )
( )荊 請( ) 寬 容 大 ( )
|
|
|
|
|
第二課時
|
|||
教學目標
|
1、品讀劇本第二幕,能通過揣摩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乃至精神品質。
2、練習讀好劇本,為表演做好準備。
3、通過學習,適當拓展,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
|
|||
教學步驟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
一、復習
|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負荊請罪”的意思。
|
聽寫,交流
交流
|
|
|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
1、開頭寫明了什么?劇始和劇中方括號中寫了什么?
2、讀第一幕的內容說一說韓勃為什么事而生氣?
練一練:這一段話該怎么讀?為什么?(進行訓練讀)
如果你站在那兒,你會怎么樣呢?
3、廉頗一再擋住相如的道,藺相如一再讓他,韓勃認為他怕廉頗。讀韓勃的話。
4、藺相如真怕廉頗嗎?他為什么讓著廉頗呢?
從中可以看出藺相如是怎樣的一個人?(心系國家利益,不計較個人得失,胸懷寬廣)該如何讀這段
|
輕讀課文,看一看這課和平時學的課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讀,交流
指名讀韓勃的話
交流
交流
指名讀-齊讀
交流
指名讀藺相如說的話。
交流
指名讀
交流
指名讀第一幕
|
結合這內容,講有關歷史知識——藺相如勇斗秦王的故事)。《完璧歸趙》、《澠池之會》。
|
|
二、理解第二幕
|
1、思考討論
a、韓勃為什么那么緊張?(……)
b、藺相如神態怎樣?為什么他只是奇怪?“一點兒也不緊張”,說明了什么呢?
c、當聽說廉頗沒穿上衣還背一根荊條來時,藺相如是怎么說的呢?
為什么要“快請廉將軍進來”?說明了什么?
d、廉頗見了藺相如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藺相如又是怎么說的?自已怎么做的?——你覺得這個場面感人嗎?為什么?
e、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廉頗和藺相如分別是怎樣的人?
f、指導朗讀這部分內容。
2、小結:這一幕劇情跌宕起伏,先是韓勃因廉頗上門而感到緊張,再是藺相如的吃驚,后來是廉頗和藺相如都為對方的高尚情操所感動,最后寫了二位主人翁親切交談。
我們在朗讀時要體現這一變化,表達出人物的內心情感。
|
分角色讀第二幕。
交流
讀這部分內容。
分小組練讀
分角色讀。 評議
嘗試表演
|
|
|
四、練習排演小話劇。
|
1、學會排演:小組分角色演示
2、分組練習
3、上臺表演:評選最佳小演員
|
小組排練
交流
|
|
|
五、布置作業
|
1、理解詞語:負荊請罪 唇槍舌戰 針鋒相對
2、寫出兩個人物的特點
廉 頗——
藺相如——
|
|
|
|
板書設計
|
5 負荊請罪
藺相如:一再忍讓 尊重熱情 一心為國 寬容大度
廉 頗:多次擋道 負荊請罪 知錯就改
|
|||
教學反思
|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