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的宇宙島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2 11:39:49

宇宙島,是人們對星系極其形象的稱呼。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的膨脹過程中,分布不均勻的物質受到引力的作用逐漸聚集而形成一個個星系,即宇宙島。1755 年,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宇宙中有無限多星系的觀點,這就是宇宙島假說的淵源。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看到許多霧狀的星云,便猜測它可能是由很多恒星構成的,只是離得太遠,人們無法一一分辨出。后來,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許多星云可分解成恒星群,而另一些星云無法分解,于是他提出了星系并非宇宙島的觀點。到了20 世紀,科學家們經過精確的測量和論證,才把河外星系定名為宇宙島。
星系起源星星
關于星系起源的理論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是引力不穩定性假說和宇宙湍流假說。前者認為,在30 億年間,星系團物質由于引力的不穩定而形成原星系,并進一步形成星系或恒星;后者認為,宇宙膨脹時形成旋渦,它可以阻止膨脹,并在旋渦處形成原星系。二者都認為星系形成了100 億年。現在人們觀測到的河外星系已達上萬個,最遠者距銀河系達7 0 億光年。估計河外星系數目大得驚人,若畫一個半徑達20億光年的圓球,其內含有約30 億個星系,每個星系都包含著數以千億計的恒星。
星系的環狀飾物
人類常用環狀器物做裝飾,有趣的是星星也會用環狀物裝飾自己。不但土星、木星會這樣,就是龐大的星系也會用環狀物來裝飾自己。天空中的確有這樣一類星系:它們的中心呈恒星狀,周圍有一個光度均勻、結構對稱的環。它們雖有著酷似行星狀星云的美麗外表,實質上卻是一個星系。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可以看見它清晰的倩影:核心呈紅色,環則有些發藍。這類天空中的特殊星系又叫“華格天體”。
華格天體的環
美國天文學家奧康涅爾等人曾專門研究過星系的環,但與橢圓星系的環相比,華格天體的環具有特殊性,它光度均勻,結構對稱,十分完美。他們還拍攝到了華格天體的光譜,譜線紅移相當于每秒12750 千米,證明這種天體確實是在銀河系之外。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天文臺的布洛施,通過對華格天體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收獲。他發現,華格天體的環發出的光比核發出的光還要強。他經過深入研究,認為華格天體的環屬于旋渦星系環中的一種特例,是由星系盤的某種不穩定性造成的,也就是說,星系中棒狀結構的不穩定性,攪動星系盤而形成了星系的環狀結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