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發生過“月震”嗎?
來源:網絡 2009-07-02 14:06:15

在人類到達月球之前,科學家們認為“月球是一個死寂的世界”,但是自從“阿波羅”飛船宇航員降落月面,并在月面設罩了兒臺地震儀后他們才知道,月球是一個極其“活躍”的世界,月震發生在我們無法想象的月球深處,震源在月面下500 —1000英里處,這里離月球外殼已相當遠了。
設在月面的地震儀曾多次記錄到月震。科學家們把多數月震稱為“微型月震”,根據月震記錄,月球的活動和振動不僅多次反復發生而且有時強度還相當可觀。萊薩姆博土解釋說:“當發生這種亂哄哄的微弱震動時,有時2小時發生一次,有時幾天后才能平息下來。目前還不知道這種‘成群’震動的震源在哪里。”
設在月面的地震儀還記錄到1-9分鐘內傳來的高頻振動,科學家們感到十分困惑,他們推測只能是月面的某一區域正發生移動,可是這種高頻振動發生了多次且持續不斷,科學家們的推測似乎并不對。直到今天成千次這種微震仍在發生,可以認為是一種自然現象,萊薩姆博士后來發現在這種振動中有一種獨特的類型,它們發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的時候。他認為這是由于這時地球作用于月球引力增強,使月殼產生振動。
有意思的是,微型月震多發生在月面的裂隙上。所謂裂隙就是月面上延綿幾百英里的窄而深的溝。不過有的科學家認為月面上并不存在什么裂隙。
萊姆博士指出,微型月震和月殼的振動現象與月球內部的熱能并無直接關聯,與其說是月面火山活動不如說是月殼的變動。這些微震中的大者也在里氏震級二級以上,而且震源深度不到0.5英里。
對月球進行的種種其他研究也表明,在月球的巖石和土壤下存在著一個金屬層。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有關研究機構召開的第四屆月球科學研討會的專門報告中提到。美國圣克拉拉大學物理學博士卡契斯·帕金與美國航空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帕爾馬·代亞爾和威廉·迪利將“阿波羅”12號和15 號設在月面的磁強計數據與“探險者”35號獲得的數據綜合起來繪制了整個月球的磁帶曲線。他們在一家專業雜志上撰文說:“根據磁強計的測定,月球上有大量的鐵。月球巖石并不是由非磁性物質構成的,而是由鐵等強磁性物質構成的。這是一種游離態的鐵。”這研究結果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他們說,與他們測量到的數值相一致的具有高導磁性的礦物。有一定強磁性的礦物及其化合物都未能發現,由此可以推測,相當于整個月球導磁性的游離態金屬鐵一類物質,以強磁性狀態存在于月球內殼,而且含量可觀。根據其他資料研究所獲得的結果與此相似。也就是說,緊挨著覆蓋著月面的巖石的月面土壤有一個殼層,在這一殼層中存在著為數極大的金屬礦物.在權威的國際月球研究雜志《月球》上,1971年里曾刊載了三份研究報告,這幾份研究報告都談到月球內部的金屬層,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在月球提供給我們的“暗示”巾,有許多不曾被科學家們忽略的東西。月球不均衡的外觀給地球上善動腦筋的科學家以這樣的印象——月球內部似乎存在某種“強有力”的東西。在通過出訪月球使我們了解許多事實之前,地球上的科學家曾預測月球上既有“壓扁”之處也有“嘭脹”部位。但是科學家們估計的月球“膨脹”程度大17倍。更加不可思議的是(當然科學家們現在還沒弄明白)月球為什么能夠維持住那么大的 “膨脹”。蘇聯科學家認為,月球內部奇怪而神秘的力來自堅固的金屬質月球內殼
到了科學家們寄予厚望的月球探測計劃正式實施之后,事實仍使他們吃驚,他們已經知道月球上存在“膨脹”,但是找不到“膨脹”部位在哪里。一位科學家掃興地說:“地球之外的什么人似乎顯得對月球十分關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