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的文明從哪里來
來源:網絡 2009-07-02 16:21:55

按照通常的規律,文明的呈現是復合的整體。這意思是說,復活節島上不應當僅僅只有這些巨石人像,而應當包括宗教信仰、神話傳說,以及文字等文明產物。科學家們注意到,巨石人像的后頸部上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他們認為這是島上古代居民的書寫文字。這些文字非常奇怪,它的筆觸的粗細、深淺,似乎都表示著某種含意,而且整個如同密碼似的書寫排列方式,都仿佛表現出某種波動般的節律感。按常規來理解,一個能創造出文字的民族,它應當具備伴隨文字出現的其他文明來,可惜除了難以解釋的巨石人像之外,誰也找不出與創造文字相適應的其他文明的痕跡。
會說話的木板在石像附近曾經發現過刻滿奇異圖案的木板,人稱“會說話的木板”,但這些木板后來遭遇了 “文明者”帶來的浩劫。在探險家發現復活節島之后,歐洲的傳教士紛紛來島上傳播上帝的“旨意”。他們下令,將這些木板統統燒掉。只有一個當地居民搶下了 25 塊會說話的木板,將它們釘成一條漁船,逃到海上。后來這25 塊木板保存了下來,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館收藏。這些幸免于難的“會說話的木板”,長 2 米,兩邊用鯊魚牙或堅硬的石頭刻上方形圖案,像魚、鳥、草木和船槳等,也有一些幾何圖形。可是,這些“會說話的木板”上的圖案究竟是不是文字呢? 它又在告訴我們什么呢?謎底至今沒有揭開。
逾越空間的交流聳立在復活節島四處的巨石像,很容易使人想到位于安第斯山脈的蒂亞瓦納科。因為那兒發現的巨石人像,其孤傲不遜的造型,面目清苦的面容,與復活節島上的雕像如出一轍。但兩地隔著高山和海洋,有近400公里的路程,這種空間的阻礙是如何被逾越的呢?傳播這種文化的又是誰呢?復活節島留給世界的是一片啞謎。
“世界的肚臍” 復活節島上的居民稱自己世居的地方為“特—比托—奧—間隔特—赫努阿”,意思是“世界的肚臍”。多么令人驚奇的一種叫法!假如我們能遠離地球,從高空鳥瞰地球時,我們將驚訝地發現,島上居民對自己居住地方的叫法完全沒錯。復活節島位于太平洋中部,正是世界的中部—肚臍!難道島上的居民曾經從高空俯視過自己居住的地方?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要離開地表,從高處俯視地球,必然要搭乘飛行器。古代人是不可能擁有飛行工具的。能擁有飛行器的只能是那些來自外星球的智能生命。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