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多姿的原生動物——有孔蟲
來源:網絡 2009-07-03 14:45:03

到廣西北海銀灘游玩時,在沙灘上撿了一些小貝殼留作紀念。最近看到貝殼中還積有一些細沙,出于職業性的愛好,我把這些細沙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如我所預期的,從晶瑩透明的石英沙中,找到了一些保存精美的原生動物有孔蟲類的遺殼。
有孔蟲的研究,是與17世紀顯微鏡的出現分不開的。顯微鏡擴大了人們的視野,大部分的有孔蟲小于 1mm,只能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18世紀至19世紀初是有孔蟲研究的初始階段,雖然它被當成了頭足類。
19世紀才是有孔蟲研究的普遍開展期。歐洲人最先系統研究一些海邊的砂樣及地層中的有孔蟲。海洋中的樣品是海洋船舶航行各海域拋錨固定時,起錨帶上來的錨泥。19世紀一些航行常有科學家采集錨泥,把其中的微小的有孔蟲等生物遺殼研究發表。著名的“挑戰者號”考察船1872-1876的航行從大西洋經印度洋到南太平洋的航程中沿途采集了大批樣品,其中有孔蟲經布臘德研究于1884年發表了專著。厚厚的兩大冊,其中一冊是繪制精美的圖版。這部有孔蟲專著是后來學者經常參考的經典之作。
有孔蟲在各個地質時期的沉積中分布廣泛,有著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其中最重要的應用屬于石油勘探方面,鉆井中地下地質研究要借助于微體化石確定地層時代和含油氣地層的劃分和對比。海相沉積中有孔蟲無疑是最重要的微體化石。在20世紀初至50年代,世界上大量開發海相白堊紀及第三紀油田的過程中,晚中生代及新生代有孔蟲的研究得到大發展。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成立了專門研究有孔蟲的庫什曼實驗室,并出版研究有孔蟲的期刊。在庫什曼去世后,這一期刊成為以他命名的基金會的出版物,繼續出版。到1971年改為有孔蟲研究雜志,至今仍在出版。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