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由溫度決定?
來源:網絡 2009-07-03 16:28:12

科學家推測,從恐龍蛋里孵化出來的小恐龍,是雌是雄可能是由孵化時的溫度來決定的,父母的性染色體做不了主(大多數動物的性別是由父母性染色體的差異所決定)。
這個推論是在研究了現生爬行動物性別與溫床之間的關系之后做出的。
首先被研究的是鱷魚。國外科學家研究的是美洲鱷,中國科學家研究的是揚子鱷。他們研究的結果證明,孵化時的溫度決定鱷魚“新生兒”的性別。
結論:
1。孵化溫度為30度和低于30度時,鱷魚新生兒全為雌性;
2。孵化溫度為34度和高于34度時,鱷魚新生兒全為雄性;
3。孵化溫度為32度時,鱷魚新生兒雌,雄都有,但雌多雄少,比例為5 :1;
4。孵化溫床低于26度或高于36度時,卵全部死亡。
中國科學家對揚子鱷筑巢的位置進行了觀察。他們驚奇地發現,這些看來呆頭呆腦的家伙在選擇巢址的位置時,竟然非常講究科學性。
多數揚子鱷產婦把巢建在陰涼的山凹處,只有少數產婦把巢建在陽光暴曬的山坡上。顯然按揚子鱷生活地區的氣溫,它們把卵產在陰涼的地方就可以孵出較多的雌性后代,這大大有利于揚子鱷家族子孫的繁衍。
性別單純由溫度來決定,這對動物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更何況,溫度限定得過死過窄了,在這種情況下,氣溫只要發生數度之差,就會給它們帶來致命的傷害。
恐龍的性別很可能也是由孵化時的溫度決定的。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很可能正是這一推測的證據。
世界上發現的5000多枚恐龍蛋化石,竟然絕大多數是白堊紀晚期的恐龍留下的,其他時代的恐龍蛋化石卻非常少見。
這些變成了化石的恐龍蛋都是未經孵化的。它們為什么沒有孵化,而且數量如此之多,成窩成窩地被保存在地層里?
對這一現象,可用恐龍性別溫度決定論來解釋。解釋有二:
1。白堊紀晚期,地球氣候逐漸變冷,致使恐龍蛋孵出的幼仔盡是雌性,雄性卻廖若晨星,性別嚴重失調。結果大量恐龍蛋沒有受精,成了孵不出后代的啞蛋。
2?铸埖半m已受精,但孵化過程中氣候惡劣,致使蛋大量死亡。
地質學家業已證實,白堊紀晚期,地球氣候確實變惡劣了,先前終年溫暖濕潤的氣候為四季分明的氣候所代替,且不時有干熱氣候出現。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