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敲響了警鐘
來源:網絡 2009-07-06 15:37:21

因暴雨而造成的洪災,人們再熟悉不過了。就我國而言,從古代傳說的 “大禹治水”到現代的治理黃河,數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同這種自然災害作斗爭,人們還常常用“洪水猛獸”一詞來形容它的無情與兇狠。其實,洪水與猛獸相比,要兇狠得多,厲害得多。僅黃河流域在近3500 年內,曾發生過 1500 次泛濫,造成的損失已無法計算。
洪魔對世界人民來說,也是一種十分深重的劫難。翻開史冊,曾留下過如下的記錄:
1682 年5 月31 日下午,一場特大暴雨襲擊英國牛津,20 幾分鐘之內,降水量達600 毫米,相當于我國北京1 年的降雨量。暴雨引起了洪水泛濫,田野、村莊、工廠遭到嚴重破壞。
1874 年7 月26 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爾米河附近,居民們看到天空中有兩大塊烏云短兵相接,互相發生激烈的轟鳴,地面也因之受到震動。兩片怪云的激烈沖突,出現了可怕的場面:天好像要被炸塌下來,轉瞬間下起了傾盆大雨,一直持續了幾十分鐘,河水逐漸漲高,最后終于溢出河岸。泛濫的河水沖破了河堤,村子里的家禽、果園、房子被沖得面目全非,有150 人死于這場災難之中。
1908 年,莫斯科因暴雨不斷,河水水位上漲,漫溢堤壩,傾瀉而出,大水淹沒了莫斯科城的五分之一,滔滔洪流沿著大街小巷奔騰,居民們只好逃到房頂避難。
1951 年,美國的密蘇里河流域,連降暴雨,雨水匯入河川,水位上漲,沖破了河堤,淹沒了村鎮,襲擊了3 個州,大約有50 萬人受災。同年夏季,意大利發生了特大水災。阿爾卑斯山和利格里亞雷,連續數日暴雨不斷,意大利最大的波河猛漲,小河也開始外溢,結果水庫決堤,洪水沖毀村莊和城市,造成數百人死亡,大片農田成了不毛之地。 1953 年,北海的暴風雨掀起了數丈高的巨濤,沖毀了荷蘭、比利時、英國海岸的防洪堤。在荷蘭,因海堤被大浪沖破數處,高出地面的海水進入內陸65 公里,水深達9 米,淹沒了大量農田和城鎮。
1956 年7 月4 日下午,美國馬利蘭州的尤思維爾,大雨傾盆,1 分鐘降水31.24 毫米,結果造成了嚴重的災難。
1962 年2 月,北海海濤漫過防波堤,進入內陸100 公里,西德最大的城市漢堡,成了水災的中心區,有400 多人于幾分鐘內淹死在房中,數百人受到了不同的傷害。
1989 年5 月13 日,一場暴風雨襲擊了孟加拉西北部地區,當時風速每小時達100 公里,2 小時之內降雨近200 毫米,被毀房屋達5000 多所,數萬人無家可歸。
每次洪魔過后,人們都進行過反思,總結教訓,敲起警鐘。對于自然的力量,人類還不能完全抗拒,但卻可以認識它,預示它。
據專家分析,這次中國華東特大水災的發生,就其自然原因而言,是因為夏季大氣環流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西風帶經向氣流盛行,導致降雨量偏多。同時,1991 年是太陽黑子活動的高峰期,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又影響了大氣環流的狀況,造成了中國華東的異常天氣。
看來,氣候和地理條件是造成嚴重災難的主要原因。與我國淮河流域極為相似的孟加拉國,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區域。由于它的特殊氣候和地理條件,幾乎每年都要遭到龍卷風、熱浪和暴風雨的襲擊。
1988 年7 月19 日深夜,晴朗夜空突然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狂風怒吼,正在酣睡之中的居民頓時被驚醒。一會兒,大雨如注,地面一片汪洋。然而,更為嚴重的是,從7 月中旬到8 月初,半個月時間內,暴雨連續不斷,一直沒有停止過。這場暴雨造成的特大洪水,猶如雪上加霜,使本來十分貧窮的孟加拉人又一次陷入了深重的災難之中。
據孟加拉國官方統計,在這場暴雨中,全國有3/4 的地區被淹,64 個縣中有53 個均被大水洗劫,1.3 萬英畝種植農作物的耕地遭到嚴重毀壞,造成 3000 萬人無家可歸,2000 多人死廣,2.5 萬頭牲畜被淹死。同時,洪水還沖毀了800 萬間房屋,1300 多公里的公路,240 多座橋梁和一些火車站,6000 萬人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全國所有與首都相聯的陸上交通均被洪水阻斷,首都達卡齊亞國際機場被洪水淹沒跑道,飛機無法起飛而被關閉了1 周,國家至少要花1.6 億美元才能修復被毀的交通設施。洪水造成的糧食損失達300 萬噸。此次水災,嚴重地影響和制約了孟加拉國日后的經濟發展。孟加拉國經常水患成災,原因是它地處世界著名季風區的特殊氣候。每當春夏來到之際,陸地迅速增溫,在印孟北部上空形成一個低壓區。這時,由印度洋上升的西南季風,帶著溫暖而飽和的水汽,向這一區域襲來,這些水汽遇到山脈阻擋時,便立即降下雨水。而且,劇烈的熱帶氣旋也常常發生在季風來臨之初,或即將結束之前。于是,每年4 月至9 月,季風常常給狂風暴雨的發生制造了機會。
同時,孟加拉國的水患,與其特殊的地理條件也不無關系。孟加拉國位于孟加拉灣之北,恒河平原的東南部。其西為印度的東高止山脈,東為緬甸的阿拉于山脈,北為喜馬拉雅山脈。它處在南亞3 條大河——恒河、梅拉納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沖積平原,地勢十分低洼。同時,這3 大水系都發源于喜馬拉雅山,經印度、孟加拉國,入孟加拉灣。每年6 月至9 月的雨季,喜馬拉雅山上的冰雪融化之時,洪水必然要注入下游的孟加拉國,也極易造成泛濫成災,因而每年孟加拉國都有約2.5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除了上述客觀因素之外,人為因素也是造成孟加拉國水災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孟加拉國境內,共有230 多條河流,其中大多數是從印度流入。由于生態環境的惡化,森林資源的減少,致使水土流失嚴重。這些河流每年從上游帶來了約2.4 億噸淤泥,使孟加拉灣河床越來越高,河水流速不斷減慢,一旦暴雨降臨,雨水難以排泄,于是就水患不斷。
這次,華東爆發特大水災,除了前面講到的特殊氣候和地理條件外,也有主觀方面的原因。多少年來我們淡漠了人口、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違背了自然規律。例如,國家投入不足,使防洪排澇標準降低,難以抵御特大洪水的侵襲;淮河、太湖流域跨越數省,各地缺乏協調而各自為戰;大片湖泊灘涂被圍墾,減少了天然蓄洪場所,降低了江湖排水泄洪能力。另外,抗洪救災的思想準備不足,對突如其來的特大洪水,缺乏事先的籌劃,因此,一旦降臨便措手不及,疲于應付。雖然自然災害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是可以預料到的。假如人們能夠預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就能夠使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這是需要人們積極爭取的。
滔滔洪水敲響了警鐘,愿警鐘在人們心中長鳴!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