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石器時代洞穴藝術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6 17:20:21

在1994年12月,探險家蕭維偕同兩個朋友在法國阿德什地區的洞穴探險,希望能找到人類最初藝術的蛛絲馬跡。他們蹣跚地爬上斜坡,意外發現一個避風山巖,后面是一堆碎石堆。他們仔細檢視雜亂的石塊,看是否有空氣流通。很快他們感受到石縫間有空氣流動,于是興奮地移開散落的巖屑,發現了一個通往山丘核心的狹窄隧道。他們向下走,驚見一個閃著水光的巨大地底洞室。室內的巖壁上有一個人類的紅手印,證明了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人來過這里。再往里走,他們在洞穴的巖壁上發現精致的圖像,有馬、獅、野牛、犀牛和現已滅絕的猛犸象,有些是用畫的,有些是用雕刻的。燈火穿透黑暗,照出穴熊的骨骸、壁爐,還看到有人以燃燒的火炬輕敲巖壁而留下的痕跡,就像吸煙者在煙灰缸上點掉煙灰一般。他們覺得自己好像闖入了一個失落的(也可能是神圣的)世界。
誘人的問題
蜚聲國際的蕭維洞穴是20 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但就像諸多的考古發現一樣,它引發的疑問與解答的謎題一樣的多。人類是在多久以前冒險進入這些漆黑的洞室的(他們的腳印在泥地上仍依稀可見)?人們為何要如此深入地底來繪制圖像?這種神秘的地底活動就是今日我們所稱的“藝術”的起源嗎?這些洞穴圖像和那些雕刻在可隨身攜帶的獸骨、鹿角、象牙上的圖像有何關系?這些問題以前就有人提出,但現在隨著蕭維洞穴的發現,又重新引發大家的疑問和討論。
神靈的世界
根據巫師的解釋, 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可被視為一種進入冥界的道路, 而身體走進冥界般的洞穴則可令精神進入一種通靈狀態。在那幽冥的所在,巫師(或未來的巫師) 為了尋求附靈的動物與其他幻覺,依靠視覺、觸覺、燈以及火炬閃爍明滅的光芒,探索巖壁。對他們來說,巖壁是一層“膜”,可使人和令人敬畏的神靈世界溝通。當他們相信自己已發現一個附靈動物,就通過這層“膜”將它召喚出來, 然后以繪畫的技巧, 將實質上純屬幻覺的東西“固定”在巖壁表面。這些圖像看起來就像是要從巖壁里冒出來似的, 或根本就是巖壁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有些畫像相當龐大復雜, 可能是由一群人繪制, 而非由個人完成。置身于這些富麗堂皇的畫像之中, 仿佛能夠為自己營造一種氛圍, 來感受洞穴深處的神秘。
藝術還是巫術
一個世紀以前的藝術史研究專家認為,舊石器時代留下的各種繪畫形象應該是原始人類的“純藝術”作品,大多由他們在巖壁上信手涂鴉所致。但是,很難想象原始人在險象環生、危機四伏的野生環境中艱難地爬上巖壁,只是為了描繪他們在原野中經常見到的動物形象。因此,認為這些圖像只是“純藝術” 之作,未免有失單純。事實上,許多考古學家與古人類學者都認為,根本不存在所謂“純藝術”之事。藝術總是在一定社會結構中為某種目的服務的工具和手段。法國研究者黑納什認為,原始人類繪制圖像是為了施行一種“交感巫術”,以此控制他們所捕獵的動物。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則感覺這種“交感巫術”的解釋過于簡略,無法充分解釋這種藝術行為的復雜成因,而且,這種論點乃是生活方式與原始人類迥然不同的現代人想象推測的結果,未免顯得有些牽強附會!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