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06 20:46:16 下載試卷 標簽:投影 教師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并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齊讀)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
“我”指——肖邦。這是肖邦臨終遺言,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愛國情深 讓我們再來深情地讀一讀!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還知道了什么?
(肖邦是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他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
波蘭遭到了歐洲列強的瓜分,肖邦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隨機板書)
4、雖然沙皇俄國授予肖邦“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但肖邦嚴辭拒絕了。他決心用自己最有力的武器——音樂同沙皇作抗爭,使波蘭人民振奮起來,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來關注波蘭的命運,譴責侵略者的罪行。這熾熱的愛國情感天地可鑒!
二、精讀第二部分。
1、肖邦永遠記得離別的那一天,“1830年11月的一天------坐著馬車離開了首都華沙。”(文字投影)請同學們讀讀這段文字,你的眼前浮現了哪些送別的場景?
2、交流:詠唱送別曲 想象、描述師生詠唱送別曲時,是怎樣的神情。
這就是埃斯內爾特地為肖邦作的送別曲(文字投影)《即使你遠在他鄉》歌詞:不論你在哪里逗留/不論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遠不會把祖國遺忘/愿你懷著一顆溫暖志誠的心/永遠不停對祖國的熱愛。
范讀 你感受到了什么? 讓我們讀出殷切的期盼、濃濃的愛國情。
3、老師叮囑
繼續交流:埃斯內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說的話“……無論……都不要……呀!”
多么懇切的話語啊!試著讀出老師的激動心情。 自由讀、指讀、齊讀。
4、贈送銀杯。
交流:這時,“埃斯內爾又捧過一只閃閃發光的銀杯,深情地對肖邦說:“這里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請收下吧!”
●圈點詞語“特殊禮物”,這兒指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
思考:埃斯內爾為什么把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提示:聯系前面老師說的話思考)(泥土是祖國的象征,老師要肖邦走到哪兒都不要忘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和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想到自此一別,恐怕是生離死別,埃斯內爾更是依依不舍。讓我們讀出埃斯內爾的一片深情!
5、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肖邦再也忍不住了------疾馳而去。”范讀有關語句。
此時的肖邦什么也沒說,但從他的淚水中,我們能讀懂他的千言萬語,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說些什么?
( 再見了,祖國!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老師!再見了,同學們!
祖國,我會回來的!
祖國,我會為你奮斗!我會用我的方式來愛你!雖然我離開了祖國,但是我會創作催人奮起的旋律,使波蘭人民振奮起來。我要用那充滿思鄉情、亡國恨的作品,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來關注波蘭的命運,譴責侵略者的暴行。)
6、肖邦對祖國充滿了牽掛與難舍之情!這真是師生情濃,愛國情深啊!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再現那難舍難分的送別場景!
7、齊讀課文,試背課文。
過渡:肖邦帶著祖國的泥土,告別了親人,告別了老師,告別了同學們,離開了他深愛著的家園,上路了。
三、精讀第三部分。
1、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讀懂了什么?
反饋,出示:悲憤欲絕(讀)
①解釋“絕”:氣息中止。
②說說詞語的意思:悲痛憤怒到了極點。
2、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憤欲絕?------
肖邦是怎樣做的?
他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化成了音符,寫下了著名的《革命進行曲》。
●聽《革命進行曲》,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波蘭人民憤怒的呼喊聲:打倒沙皇!打倒一切侵略者!
仿佛看見波蘭人民振臂高呼,拿起武器英勇抗爭。雖然一個個倒在敵人的槍口下,但前仆后繼,勇往直前!)
這催人奮起的旋律,表現了波蘭人民的吶喊與抗爭!
從肖邦的舉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熾熱的愛國情感,身在國外,心系祖國。)
3、引讀第四自然段
板書:日夜思念
辨析句子: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勉勵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范讀原句
請同學們再看看下面這句話,有什么發現?
誰來讀讀這兩句話?你更欣賞哪一句?為什么?
(從標點體會肖邦一心只想著工作,他要創作更多的音樂作品催人奮進,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
●(文字投影)“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里,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 理解“徹夜”:通宵,整夜。
請同學們讀讀這兩句話。
(看插圖)這樣的工作情形,你想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通宵達旦、廢寢忘食、孜孜不倦------板書:忘我工作)
4、肖邦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不知疲倦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鄉情,亡國恨,隨著琴聲從他的作品里源源不斷地流淌出來。這個時候,肖邦無論在鋼琴演奏還是在音樂創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樣高度的工作熱情來自——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熾熱的愛國心、深似大海的愛國情!
四、精讀課文第四部分。
過渡:時間在肖邦的緊張工作中飛逝。
1、接讀課文。
2、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地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板書:彌留之際 什么叫“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的時候)
肖邦為什么病得這樣重?
●圈點詞語“緊緊握著”,多有力量啊!肖邦彌留之際哪來的力量“緊緊握著”姐姐的手?
(對祖國強烈的愛促使他積聚全部的力量,請求姐姐一定要記住他的遺言。)
●板書:喃喃 理解嗎? 來,小聲地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范讀)
肖邦對姐姐說的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至死不忘祖國,他要與祖國永遠在一起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3、即將離開人世,此時,肖邦心里在說什么?(我災難深重的祖國呀,整整18年,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你!我努力地做著一個赤子所應該做的一切!我活著不能回到你的身邊,死后也要長眠于你的懷抱……)
如此深厚的愛國情感誰不動容!讓我們讀出肖邦無盡的思念,無盡的不舍,無盡的熱愛!
4、引讀第6自然段。
“肖邦就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與世長辭了。”(突出肖邦的悲憤之情,亡國之恨。)
●“當時他才39歲。”
交流:你體會到了什么?
(肖邦具有杰出的才華,然而英年早逝,飽含無限的惋惜之情;肖邦英年早逝,究其原因在于歐洲列強瓜分波蘭,使他憂憤交加而造成的,含著強烈的譴責之意。)
5、補充:
肖邦臨終時,姐姐、姐夫和波蘭的同胞們,都聚集在他身旁。應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為他唱了一首波蘭歌曲,這是他最后聽到的音樂。他的遺囑是要求把心臟送回祖國,最后的一句話是以微弱的聲調說出的:“媽媽,可憐的媽媽!” 他把他一生的才華都獻給了他的祖國和人民,他像一只泣血的天鵝,為祖國奉獻了一切。
6、情感升華:
讓我們記住這位大音樂家——肖邦!
讓我們把他的遺愿再深情地讀一讀!
過渡:這是靈魂深處的吶喊!這是愛國主義情懷到了極點的表現!
看看這位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想想他那熾熱的愛國情懷,你的心中肯定有千言萬語要對肖邦傾吐——(請同學們)
五、布置作業:
1、在插圖旁書寫自己想對肖邦說的話。
2、繼續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課外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有關愛國仁人志士的故事,讀一讀,準備交流感人之處。
板書:
把 我 的 心 臟 帶 回 祖 國
不得不離開
肖邦 日夜思念 愛國情深
忘我工作
彌留之際 喃喃地說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