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
來源:網絡 2009-07-07 14:33:56

中世紀杰出的學者阿維森納曾經說過,在一切醫療手段中最有效的是刀、草和說話。外科醫生的手術刀和草藥確實使許多病人恢復了健康。但是,說話為什么也算做最有效的治病手段呢?
許多醫學院學生都知道這樣一個笑話。有幾個人講好要捉弄一下某個伙伴。每個人在碰到他時都發問:為什么你的臉色這樣難看,這樣蒼白,一副生病的樣子?小伙子起先毫不介意地答道:我很健康,什么事也沒有。但是,當第十個人這樣問他時,他便受不住了。他臉色發白,心里怕得要命。人家再一問,他便說自己確實感到不舒服,趕快要回家去。這樣開玩 笑已經是惡作劇了,不過它直觀而令人信服地顯示出了人們說話的作用。這種作用叫做暗示力。有的人神經很脆弱,容易受到刺激,他對暗示便特別敏感。比如,可以輕而易舉地使這種人對什么東西害怕,或者相反,使他的情緒好轉,變得高興起來。幾句話(僅僅幾句話!)便可以當著大家的面把病人治好。在上一世紀,法國有個退伍士兵當起神醫,還出了名。有個一條腿癱瘓的人向他求醫時,他威風凜凜地看著病人,突然大聲發出口令“起立”!病人把拐杖一丟,真的站了起來,并且行走了。當然,并非所有病人都能被這位士兵治好,但事實上確有人在離開他時真的痊愈了。這些人的腿部癱瘓是同神經系統的疾病有聯系的(這類病稱為精神病)。
科學家早已對這類“奇跡”做出了解釋。誰都知道,各種外界的作用可以對內部器官的機能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使人恐懼、痛苦或者高興的事情可以引起心臟跳動的加速和減緩,引起皮膚發紅,造成頭發迅速變白等等。而有時候,說話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則還要強烈。它可以明顯地影響心理狀態,從而影響整個機體的工作。
還有一種叫自我暗示,它也能對機體產生同樣的、有時甚至是更強烈的作用。在它的作用下,人可以把病治好,也可以無病而生起病來。一個人感冒以后聲音有點沙啞,便懷疑自己完全失聲。這個敏感的人老是想啊,想啊,似乎是在要自己相信快要失聲了。于是,便真的發不出聲來。需要指出,情緒在自我暗示時會起很大作用。
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是相互伴隨的。有個老太婆對長在皮膚上的瘊子念“咒語”,瘊子果然消失了。這里起治療作用的既有巫醫的暗示,也有求醫者的自我暗示棗深信老奶奶的“咒語”會把瘊子除掉。至于她在瘊子上打結用的是線還是頭發,對瘊子到底輕聲念了些什么,那都無關緊要。
醫生曾經多次檢驗這種療法。比如,在瘊子上蘸點普通的水、果汁、酒精,對病人卻說這是特效新藥,能把瘊子一下子除掉。結果,在許多人身上見了效。人們相信藥,相信它有效,相信醫生,于是瘊子便消失了。自我暗示有時真會創造奇跡。戰前,蘇聯有一位天才的演員N·H·畢甫佐夫。他在平時老是口吃,但是當他演出時克服了這個缺陷。用什么辦法呢?這位演員暗示自己:在舞臺上講話和做動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個人棗劇中的角色,這個人是不口吃的。這種辦法一直挺靈!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個人可以突然變得耳聾眼瞎。但這個人喪失視力不是因為視神經受損,而僅僅是由于大腦管理視覺的那個區域的機能受到擾亂。形成了一個病態性的抑制中心,使神經細胞長期喪失功能。它們不再接受傳來的信號,也不再對它做出反應。這樣的病人可以用催眠和暗示方法來治療,并且可以一下子治好,使不明真相的人大吃一驚。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