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羅馬文明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7 16:23:52

1998年秋,國內多家媒體報道:“近日,中國考古學者在甘肅發現了近百名形貌酷似歐洲人的當地農民,據有關專家考證,他們應該是2000年前古羅馬遠征軍殘部留下的后裔。,” 掀起了新一輪的“羅馬人熱”。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羅馬帝同執政官克拉蘇集合了7個軍團的兵力,發動了對安島(今伊朗一帶)的戰爭。羅馬軍在卡爾萊遭到了圍困,克拉蘇被俘斬首,惟一突圍而出的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領的第1軍團六千余人回國無路,便尋機東移,越過安島東面邊界,流徙西域。經過多年轉輾,羅馬人一部分歸于康居,一部分歸于大月氏。后來,康居將這支軍隊借給匈奴郅支單于,公元前36年,漢朝西域都護府陳湯、甘延壽將軍率領軍隊征討匈奴,克邱支單 -于,收降羅馬人。漢文帝下詔將羅馬人安置在番禾縣南照面山下,置縣驪軒。后來,大月氏發生內亂,,寄身大月氏的羅馬人就轉移至驪軒縣。漢人稱羅馬人為驪革干人、大秦人。隋文帝開皇¨年,即公元592年,鑒于驪人已被漢人同化,文帝下詔將驪稈縣并人番禾縣,驪軒具存在了628年。
世事滄桑,這段史實被重新提及,已是在1947年,英國漢學家德效謙在其《當代中圈之驪城》一文中認為,“中西文化的結合產生了驪軒”,以驪國名為縣名,其必然與元有所關系。高驪靳最早出現在西漢的版圖上,正是羅馬帝國向安島要求遣返戰俘的時候,這絕非歷史的巧合。
1988年,記者出身的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里斯為尋找卡爾萊戰役中古羅馬帝國潰逃殘部的下落赴蘭州考察。他和西北民族學院歷史系教授關意權、蘭州大學歷史系陳正義等一起,經實地考察和查閱了大量史書,從《漢書·陳湯傳》中,有關-一支“土城外有重木城”拱衛,“夾魚鱗陣,講習用兵”的奇特軍隊的記載,提出永昌縣境內的驪革f遺跡是古羅馬軍團一支潰軍的安置地。這座古城在現在的甘肅省永昌縣者來寨村。這一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尋找古羅馬人后裔的工作也就開始了。
據報道,在者來寨村附近的杏花村發現了~根l丈多長,四周嵌有幾根l尺多長的木桿的粗大圓木,被文物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古羅馬人留下的“土城外修木城”的器物:者來寨村的居民形貌也像歐洲人,等等。
但是.當地人卻對此說法很是不屑,他們認為自己是地道的漢人,說他們像歐洲人是無稽之談;那根粗大圓木,當地人根奉沒見到過,現在也不知所蹤。
另外,從資料上看,可能生活在者來寨村的古羅馬遠征軍的人數應該在一百五十到一千余人之間,最多不超過六千人,而且應該以男性為主,這些古羅馬人生活在此,必然會留下語言文字、姓氏習俗、器皿甚至兵器等物遺存,但目前似乎缺乏這些遺存的發現和發掘,因而難以令人確信。
。 還有的學者提出,可以對當地居民的血樣作DNA比較分析,不僅可以測定出他們是不是有歐羅巴人的血緣關系,甚至連是歐羅巴人的哪一支都可以測出來。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