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巨人復活節島巨石像之謎
來源:網絡 2009-07-09 08:13:56

智利的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地方之一,它坐落在茫茫無際的南太平洋水域,離南美海岸大約有三千七百千米之遙。它的陸地面積僅有一百一十七平方千米,人口約二千四百人。由于它位于南緯27.10西經109.30的地球中心地帶,因而素有“地球的肚臍”之稱。在它的周圍,幾乎沒有什么島嶼,全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 因此,這個小島也就成了航海者理想的間歇地。當人們發現這個海島時,在他上面已經存在著兩種居民,一種是顯然處于原始狀態的具有血肉之軀的波西尼亞人;另一種確是代表高度文明的巨石雕像。現在島上的居民既沒有雕刻這些石像的藝術造詣,又沒有海上航行數千公里的航海知識,人們不禁要問,是什么人雕刻了這些石像呢?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目的何在?這一切使這個海島籠罩了神秘的色彩,如果沒有這些石像,復活節島就如同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一樣平淡無奇了。
復活節島被發現的歷史并不長,追述到1722年,是荷蘭人首先登上此島并為此島命名的,恰逢那天是4 月5號復活節,于是這座遠離世界文明的孤島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復活節島。
此后,西班牙人等歐洲探險家們在幾十年內先后多次登上此島,引起人們極大探險興趣的不僅是這個荒島上有土人居住,更重要的是島上的上百尊巨石像。復活節島雖然獨處一方,但世界上很多人都聽說過那些遍布全島的石像。這些被當地居民成為“莫阿伊”的石像,有著非常明顯的特征:形態各異的長臉,略微向上翹的鼻子,向前突出的薄嘴唇,略向后傾的寬額,垂落腮部的大耳朵,刻有飛鳥鳴禽的軀干以及垂立在兩邊的手,這些奇特的造型賦予石雕以獨特的風采,使人一眼就能認出他們。他們有的列隊眺望大海,有的東倒西歪,個頭一般七至八米。還有豎立石像的石臺約一百座,大的石臺高達四點五米,長九十米,石臺上豎立的一尊最大的石像高達十米,重量至少五十噸。另外,有些石像頭上還戴有圓柱形的紅帽子,當地人稱為“普卡奧”,遠遠看去,紅帽子頗似一頂紅色的王冠,更給石像增添了尊貴、高傲的色彩。紅帽子并非所有的石像都有,享有這種特權的石像僅三十多尊而已,只分配給這些佩帶紅色石帽的石像宛如眾多石像中的貴族。如此多的石雕巨像,是何人、何時所雕?雕像的目的何在?至今還無從解釋。
使世人贊嘆不已的石像已經成為這個天涯孤島的象征。兩百多年來,種種疑問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國的人類學家、名俗學家、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他們紛紛踏上這個小島,試圖去揭開這神秘的面紗。
這些石雕人像一個個臉型窄長、神神呆滯,造型的一致,表明他的制造者是依照統一的藍本加工的,為別處所未見,從而說明它是未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本島作品。可是,有些學者指出他們的造型與遠在墨西哥帝納克瓦的瑪雅———印第安人文化遺址上的石雕人像,存在許多相似之處。莫非是古代墨西哥文化影響過他,墨西哥遠離復活節 島數千公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的奇跡還表現在其他方面:這批石雕人像小的重約二點五噸,重的超過五十噸,有的石像上還戴著石帽,石帽動輒也是件噸位沉重的大家伙。他們究竟是如何被制作者從采石場上鑿取出來的,如何加工制作,又采用什么辦法,將他們運往遠處安放的地方,使之牢牢地聳立起來。前幾個世紀島上居民還未掌握鐵器,這一切多么令人不可思議!
于是,這里又出現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誰是島上的巨石人像的制作者?土人嗎?顯然這是不太可能的。人們逐一統計了島上的巨石人像,共有六百多尊。他們還調查了這些巨石人像的分布,他們還在拉諾拉庫山脈,發現幾處采石廠。采石廠里那堅硬的巖石,像切蛋糕似的被人隨意切割,幾十萬立方米的巖石被采鑿出來。到處是亂石碎礫。加工好的巨石人像被運往遠方安放,采石場上仍躺 著數以百計未被開采的石料,以及加工了一半的石像。有一尊石像最奇妙,他的臉部已雕琢完成,后腦部還和山體相連,其實再有幾刀,這件成品就可與山體分離,然而他的制作者卻不這樣做,好像他突然發現了什么,匆匆離去。采石場上碎石零亂,上面有深深的鑿痕,以及紛飛四處的石屑。
火山爆發嗎?地質學家告訴我們,復活節島是座火山島,但是座死火山,在人類來到島上居住以前,情況一直是穩定的。或許是狂風海嘯等災難造成工地停工。但是,島上居民理應對海島常見的這種自然現象司空見慣,大可不必驚慌失措。再說災難過后隨時可以復工,但他們卻沒有這樣做。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雕刻這些巨人石像,已經是個謎了,而采石場為什么突然停工,又是謎中之謎。許多學者研究了分布在小島各處的那六百多尊石像,以及幾處采石場的規模等情況后,認為這些工作量需要五千個身強力壯的勞動力才能完成。他們做過一項實驗,雕刻一尊不大不小的石人像,需要十幾個工人忙一年。利用滾動滑動裝置似乎是島民解決運輸問題的惟一途徑,同時這種原始的搬運方法的確可以將這些龐然大物搬運到小島任何角落。但是,這無疑又要占用很多的勞力。這暫且不說,令人困惑之處還在于,島上幾乎沒有樹木,這就不存在利用滾木裝置運送巨人石像問題了。那么,這些石像是怎樣被搬運的呢?
還有,島上這些石人像還有不少戴石帽的,一頂石帽,小的也有兩噸,大的重約十幾噸。這又給我們帶來一個問題,要把這些石帽帶到巨石人像的頭上,又需要有最起碼的起重設備。島上樹木不生,連滾木滑動這種最原始的搬運設備都不具備,吊裝裝置就更成了虛無之物了。再說五千個強壯的勞動力吃什么?靠什么生活在那個遙遠的時代? 小島上的土著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根本沒有能力提供養活兩千個強勞力的糧食。小島上的植被、耕地提供的食物,以及沙灘上偶爾漂浮而來的魚蝦,更難以滿足如此眾多人口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小島現在也僅擁有一千八百多人,許多生活用品還要靠外來補給。
也許是宗教的力量,促使復活節島上的居民創造出這種人間奇跡。但島上的原始居民并未信仰任何宗教,他們直至19 世紀后期法國傳教士來到后,才漸漸接受并信仰羅馬天主教。這些面對大海的雕像,又究竟代表著什么宗教, 連世居小島的居民都說不清楚。
復活節島以多“謎”出名,一向是各國學者和旅行家的神往之地,盡管這里路遠地偏,每年慕名而來觀光、考察的人依然絡繹不絕。但愿有一天,這許多的謎會被解開。
相關文章
- 小學1-6年級作文素材大全
- 全國小學升初中語數英三科試題匯總
- 小學1-6年級數學天天練
- 小學1-6年級奧數類型例題講解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練習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奧數知識點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教案匯總
- 小學語數英試題資料大全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末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級語數英期中試題整理匯總
- 小學1-6年語數英單元試題整理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