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0 15:35:32 下載試卷 標簽:思維拓展 課件 高中生活 自我介紹
【教材依據】
《草原》一文被安排在人教課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屬于本冊書中的重點課文。
【設計思想】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親身的經歷和感受寫下了《草原》這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他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作者通過對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斷認識這條明線,以及自己情感發(fā)展的暗線,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對漢族人民的深情厚誼,充分體現出祖國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學生對這篇文章中描寫的特有的蒙古草原風光很感興趣,可以從這一點入手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新的課程標準告訴我們,學語文,首先要把握好語言的工具性。多讀、多背,是古今中外公認的學習語言的基本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的讀上升到飽含深情、充滿激情的誦讀,也是衡量學生是否突破難點理解“蒙漢情深”的關鍵。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朗讀體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從文章的思想內容出發(fā),讓學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團結友愛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2、搜集有關草原風光的資料。
3、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放歌曲《美麗草原我的家》(配圖片),教師在優(yōu)美的樂曲中導入:
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地方嗎?那就是美麗的草原。今天,就讓我們約上作家老舍,一起去領略草原美麗迷人的風光,感受蒙古同胞獨特的民族風情。
(我是用音樂導入,讓學生仔細聽音樂,感受音樂中所描述美景,體會“草原是天堂”的境界。用優(yōu)美的音樂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渲染情境,更能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學生深入感受課文美景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感受草原的美
學生邊聽錄音邊想象,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美景,然后說說自己感受到什么美,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學生具有把語言文字化為圖象的能力。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怎樣表達內心的愉快,同學們也說說自己會怎樣表達內心的愉快,可配上相應的動作。給學生展示的機會,傾聽他們的想法。
三、悟讀精彩段落,走進審美天地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圈點勾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再隨機出示相關的彩圖,讓學生“你有怎樣的感受就怎樣讀”,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圖文對照,更能體現了詞句的妙處,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在和諧、寬松的氣氛中進行朗讀訓練,讀中感悟,這里把課堂氣氛推入高潮。
例如:“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一句中,“渲染”和“勾勒”都是美術上專用名詞,講起來抽象難懂,我讓兩名學生用美術描繪的方法分別為同學們解釋這兩個詞語,學生寥寥幾筆,大家便輕松理解了“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的美的精髓。
同時多媒體展現草原風光,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再現草原美景,牽起了作者初步動情想高歌一曲、低吟小詩這條暗線,并引導學生拓寬視野,會低吟一首怎樣的小詩?課內外結合在“敕勒歌”、“賦得古原草送別”深情吟頌中結束了此段的教學。
2、感受草原的美:
讓學生分小組組成蒙古旅游社,選出優(yōu)秀的導游代表介紹蒙古的美。要求介紹是要全面,有禮貌、有微笑,用自己的話介紹。通過學生說,更能感受到草原美的真實性,也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熱情,給學生提供一個說話訓練的機會,體現了講臺是學生展示的舞臺。這樣一來,學生就在這扮演介紹中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里把課堂氣氛再次推入高潮。
3、感悟草原人的熱情好客,理解文章中心:
⑴ 讀2~5段,各抒己見:
草原景色如此美麗,草原上的人民又給你怎樣的感受呢?
⑵ 說說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草原人的熱情好客?為什么?
要求:
一邊說一邊把所引用的句子讀出來,又讀又說,加上自己的評論。
⑶ 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及表達的感情,進而理解文章中心。
充滿激情的煽情讀。反復吟頌結尾詩句,體會作者愈加強烈的感情,用飽含深情的頌讀,體現學生對“蒙漢情深”的深刻理解。
四、體驗反思,拓展延伸
看到這樣的草原,接觸到這樣的草原人,請以:
假如我是( )。我會說。為句式,說幾句話,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你喜歡的段落,選擇你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教學反思】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說過:人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美景,動聽音樂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再現場景等多種形式,喚起了學生對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拓展思維,更深層次地體味美的意境,最終“水到渠成”,輕松地突破了難點,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深刻含義,并大膽鼓勵學生質疑,巧妙引導,資料鋪墊,將“蒙漢情”升華為“民族情”,進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實現整個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孩子們聲情并茂的朗讀和精美的課件給聽課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也留下了一些遺憾。由于學生對草原景色和生活比較陌生,學生對草原景色的認識還有些浮于表面,對人物情感的理解談的還不夠深刻。但是,我堅信,在大同小學的這方沃土上,下次,我一定能夠更精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