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0 21:46:01 下載試卷 標簽:自我介紹 高中生活
訓練內容:
通過參觀訪問、閱讀、處理收集來的有關蘋果的信息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目,按照習作中要求的問題的順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安排順序),寫一篇介紹蘋果的文章。或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按寫《蘋果家族》的要求寫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紹,如《家電家族》、《汽車家族》、《兵器家族》、《冰糕家族》等。
教學目標:
1、通過組織參觀果園,去商店認識水果品種,以及去圖書館或利用網絡查閱資料的活動,懂得接觸社會,豐富生活內容,有目的的閱讀,是獲取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按所提供的資料卡片,介紹某種事物的寫作方法。
3、借助習作練習,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學習摘抄、運用資料卡片處理信息的能力。
4、能夠舉一反三,借助例文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向別人介紹其他的“家族”。
教學準備:
1、組織學生參觀果園,或到商店認識水果等。
2、利用圖書館、網絡查閱關于自己熟悉事物的資料。
教學時間: 一周
教學過程: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一:激情導入
師:(板書“家族”)讀一讀,黑板上寫的是什么?想一想,“家族”這個詞讓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一個大家庭,有很多人,不同的年齡,輩分。
生:我想到的是一個大集體,成員之間有內在的聯系。
教師肯定學生的說法,然后在“家族”前加上“蘋果”,題目變成了“蘋果家族”。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們又有什么想法?
生:我有疑問,蘋果怎么會有家族呢?
生:我知道了,就是蘋果有很多種,富士、國光、金帥……他們總的都屬于蘋果家族。
師:有道理!
二、寫法交流
師:如果讓你去寫這樣的一篇文章,你準備怎樣入手?
生:我們首先要占有一定的資料。
生:首先我們要熟悉蘋果,不熟悉,我們怎么也寫不出來呀!
師:那你們怎么樣才能熟悉蘋果呢?
生:蘋果我們都吃過,它的味道我們都知道。蘋果的種類我們也能說出幾種,如富士、國光、金帥等,但是知道的不夠全面。
生:可以問別人。可以到離咱們不遠的果園去看看,去問問。還能知道它的生長情況呢。
師:它的形狀、顏色、味道,還有它的作用都是介紹的內容。
生:我們可以從書上、網上查閱一些文字、圖片資料。
師:方法確實很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收集這些資料。可是,有了資料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怎么寫呢?我提示大家不要忘了“家族”二字喲!
學生自由交流
生:我覺得可以寫成一個家庭集會的形式,許多蘋果自我介紹。
生:用擬人的手法來寫,比較好一點。
生:我準備寫成童話。
生:既然是家族,我給她們安上爸爸、媽媽、姐姐、弟弟的稱呼,一定很有意思。
師:你們的想法都很好!與眾不同才會脫穎而出嗎!
三、延伸拓展
師: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還可以寫什么家族?
生:我想寫一個《冰糕家族》,因為夏天剛過去不久,我特別愛吃冰糕。我還收集了不少的冰糕紙呢?大概有四十多種了吧。
師:是嗎?你真是個生活的有心人,大家要向你學習。
生:我準備寫一個兵器家族,我的爸爸也愛好這個,我們家里有許多這樣的雜志,。這次美國攻打伊拉克所用的武器,我們家里都有這樣的圖片。
生:我準備寫文具家族,我要用童話的方式來寫,寫出來一定有意思。
師:大家剛才的選題都不錯,都注意到自己有這方面的愛好或興趣,對這方面比較了解,或者能查到這方面的資料。真為你們高興!
生:我讀過一篇《新型玻璃》的課文,它里面是一種介紹各種玻璃的,由于運用了自我介紹的方法,讀起來很有意思。我準備寫《恐龍家族》,因為它很神秘。我現在知道的內容還不太多,只是從《藍貓淘氣3000問》中看到的,我想繼續查閱資料可以嗎?
生:我這兒有關于恐龍的書籍,我可以借給你!
師:當然可以,寫這篇作文,我可以給大家充足的時間。你們說需要多長時間?
生:兩天。
師:不,我要給你們一周的時間,怎么樣?
眾生歡呼:耶!
教學設計評析:
這篇習作設計開放、新穎而靈活,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習作理念。
一、習作要讓學生個性張揚。
讀文章時我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我們引導學生習作的任務就是要讓一千個作者寫出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寫這篇習作時,學生的習作可以是自我介紹,可以是童話,可以用擬人的手法;習作的內容可以是蘋果家族,可以是冰糕家族,可以是兵器家族,可以是恐龍家族……小學生思維活躍,正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年齡。當他們看到忽飛忽落的小鳥時,總想自己也有一雙翅膀,在藍天上翱翔。讓我們給他們一雙翅膀,給他們一片藍天吧!
二、為“一周的時間”喝彩。
說真的,要完成這樣一片習作,只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苦思冥想是徒勞的。“我想繼續查閱資料可以嗎?”“當然可以,寫這篇作文,我可以給大家充足的時間。你們說需要多長時間?”“兩天。”“不,我要給你們一周的時間!”教師思想的解放,才是學生學習的幸福。本設計中教師做到了“以人為本”,“以‘實’為本”,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去合作,去寫作。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有成功的習作。
新課改,新理念,我們呼喚著……
附學生習作1
蘋果家族
在一個蘋果家族的樂園里,住著一百多位蘋果兄弟。蘋果兄弟們每天快樂地在生活
著。有一天,他們玩著玩著,不知哪個兄弟提議說:“我們來推選蘋果大王,好不好?
”大家一聽,樂壞了,都表示同意。于是激烈的推選開始了。
經過第一輪的推選,有四個兄弟的票數最多,他們分別是富士、紅星、金帥、小國光。
第二輪是讓他們演說,各自說出自己的特點,然后大家投票。
首先富士說:“我的特點是,大果型,較圓,皮有光澤,向陽部分呈紅色,果蒂較粗短。水分多,味甜,清脆可口,所以我當老大不成問題。”
紅星說:“我……”
大家爭了半天,結果富士25票,紅星25票,金帥25票,小國光也是25票。大家正為這事發愁時,旁邊的電腦博士說話了:“都不要爭了。你們大家知不知道,你們被稱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是為什么
”富士說:“因為我們樣子好看。”紅星說:“因為我們口味好。”金帥說:“因為我們品種多。”小國光說:“因為我們遍布世界各地。”電腦博士笑了笑說:“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們體內含有多種維生素,以及人體需要的鋅和礦物質。而鋅可以增強人類記憶力……因此你們才受人類歡迎。”
原來是這樣,聽了電腦博士的話,蘋果兄弟們都安靜下來。他們不再爭了,決定今后要為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附學生習作2
夢幻之旅——華夏家族
“各位乘客請注意,2185次民族航班馬上就要降落,為安全起見,請大家系好安全帶,
謝謝合作!”機艙里響起了空姐和藹的話語。
飛機停穩了,艙門開了,我順著舷梯走下來。剛踏上這片土地,我仿佛聞到了古代的氣息,原來我到了以“八旗”聞名的滿族。
滿族統治中國近300多年,八旗駐防全國各地,滿族人的思想、文化方式遍播海內。這次我來的太巧了,正趕上滿族人祭祖、祭天。好客的滿族人也給我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鈴,擊鼓起舞,邊禱邊跳,別提我有多高興了。雖然我的舞姿活像一個丑小鴨,但我開心極了,因為我親自體驗到了和少數民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感受。
告別了古色古香的滿族,我又踏上了遙遙征程。不知不覺中,我來到了長白山麓的朝鮮族。
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著稱。每逢節日,長白山下回蕩著古老的伽揶琴和筒蕭之聲。姑娘們上穿小巧的短衣,下著水粉長裙,在跳板上飛騰。一對對小伙子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在家庭舞場上,白發蒼蒼的爺爺、奶奶同孫子、孫女一起,踏著節拍,翩翩起舞,顯示出朝鮮族人民豐富的生活情趣。我這次來,還嘗到了地地道道的泡菜、冷面、打糕、醬湯和狗肉。怎么樣你也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吧?
大飽口福以后,我又坐上航班,美麗的蒙古族。來到大草原,那一望無際的草地與萬里無云的天空讓人賞心悅目。廣袤的草原上,綿羊、山羊、駿馬絡繹成群。主要出產小麥、玉米、高粱、甜菜、大豆等農作物的河套平原,不愧為“塞上谷倉”的美譽。每年這個時候內蒙古的牧民們扶老攜幼,身穿節日的盛裝,乘車騎馬聚集到草原上,來參加一年一度的那達慕大會,平時寧靜的草原立刻變得熱鬧非凡,驚險動人的賽馬,箭無虛發的較射,龍爭虎斗的摔跤,運籌絕勝的棋藝……讓人目不暇接。
此刻,已是滿天星星了,于是我在這茫茫的大草原上睡下了。入夜,無邊無垠的大草原上靜悄悄的,不知怎么的,膽小如鼠的我并沒有害怕,我悠悠然的數著天上的星星,一顆、兩顆……從牽牛星到織女星,從天的這邊數到天的那邊……
“啪!啪……”幾聲鞭響,整個草原在睡夢中醒來了,我又踏上飛機,期待著下一個站點。
沒過幾分鐘,我來到了散居全國的回族。從空中望去,天剛蒙蒙亮,四方的回族歌手就開始向蓮花山進發。路過回族山寨撕,歌手們總要高歌一曲,再喝上一杯甘美的青稞酒才準上路。登山開始后,歌手們一邊游玩一邊對歌賽詩。整個蓮花山立刻成了歌和詩的海洋。下飛機以后,就連我這個“跑調大王”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回族人對吃、穿都很講究,回族人忌吃豬肉,不吃一切動物的血和自死的動物。男子習慣戴白帽或黑帽。由于長期與漢族人民雜居,現在回族在衣飾、姓名、習慣等方面都逐步漢化。
逛完了大西北,我又來到了西南部,還到了文化悠久的藏族。
剛下飛機,藏族人民就給我戴上一條潔白的哈達。在這里,我見到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見到了巍峨的布達拉宮;見到了海拔8848米的直接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隨后,我又參觀了自稱“白蒙古”的土族,黃河岸邊的撒拉族,“山頭之民”景頗族,
獨龍河谷的獨龍族,臺灣的土著居民高山族……
這就是我們古老的華夏家族,它是一條東方騰飛的巨龍。“五十六個民族是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那首熟悉的歌曲在我的耳邊不停地回想,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我們的民族大家庭,我愛你!
忽然我被我自己的喊聲驚醒,媽媽走到我的身邊,摸著我的頭問:“兒子,你沒發燒吧!”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