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0 22:33:25 下載試卷 標簽:閱讀 哲理故事 閱讀材料
一、導航臺
課文主要內容及全文思路導讀
這篇課文的內容極為感人,講的是薄霧籠罩的大海上,客輪"諾曼底"號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的猛烈撞擊即將沉沒,客輪船長哈爾威鎮定自若,指揮救援60名乘客脫險,自己卻堅守船長崗位,隨客輪一起沉入大海。讀完全文,我們不禁對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哈爾威船長產生崇敬之情。
文章共30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閱讀理解—
第一部分是第1、2自然段,講正常航行中的客輪"諾曼底"號遭到大輪船"瑪麗"號的猛烈撞擊,船體嚴重受損,情況萬分緊急;
第二部分是3~28自然段,寫客輪船長哈爾威鎮定自若地指揮人們脫險;
第三部分是第29、30自然段,寫哈爾威隨船沉入大海,以身殉職。
如果用簡潔的詞語來概括文章的線索,以下對文章思路的理解可以給我們以啟發—
遇險--救援--殉職
二、精品屋
課文精彩片斷欣賞 點評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 "必須"一詞很重要,可以看出船長的責任和決心。
道:"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
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 "把自己給忘了",這種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多可貴呀!
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部救出去!"
實際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
給忘了。
【欣賞】
船體被撞而破裂,海水涌入船艙,乘客驚慌失措……這種情況出現在夜幕之下的大海上,情況是何等危急!
在這種時刻,時間就是生命,秩序更事關能否成功脫險,作為一船之長的哈爾威顯示出他沉著果斷的氣魄,第3自然段他說的四句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從中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哈爾威船長的臨危不懼。
第一句"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與其說是對大家的要求,還不如說是對大家在危急時刻更應遵守秩序的提醒。他不是只考慮部分人的安危,而是把大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因為此時,惟有嚴格遵守秩序才能使大家共度難關。接著,他命?quot;把救生艇放下去",顯然是對船員的命令,在客輪遇險的時候,救生艇是重要的逃生工具,應當發揮它的巨大作用。怎樣才能發揮出救生艇的應有作用呢?如果大家一窩蜂地涌上上去,弄翻小艇不是很危險嗎?于是,"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的命令就不是多余的了。在這人員的先后安排上,我們難道不能體味出哈爾威船長對女性的尊重和保護,對乘客安危的牽掛嗎?
"必須把60人全部救出去!",多么堅定的信念,既是給船員們的命令,又是給乘客們的信心,更是船長在客輪遇險的職責與使命!
這4句話,簡潔而明了,把各人該做什么說得清清楚楚,同時飽含了船長的果斷、對生命的呵護之情、對脫險的信心。可以說?欽?句話,奠定了我們理解船長哈爾威精神的基礎,他在文中的表現我們幾乎都可以在這里尋找到答案。
二、金手指
表達方法提示:用一些"點睛之筆"
讀了這篇文章,大家對船長在客輪遇險時采取應急措施的舉動一定欽佩不已,并為他忠于職守、以身殉職的精神所震撼吧。在你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你的心底里是否也時常涌起些什么呢?是不是有時也想對船長作一些評價和贊美?我想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觸。也許你已在文章中發現了一些句子,他們跟你在心底里想說的意思差不多,是這些嗎—
(1)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每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2)哈爾威船長一生都在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而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文章的其它句子幾乎都在講述著一個故事,從中我們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們在做著什么,而這兩句卻給我們另外的感受,它們是作者對哈爾威船長的評價和詠嘆,是作者的看法、觀點,是作者的心里話,像這樣的句子就是作者的"議論"。它往往道出作者寫文章的意圖,成為文章的"點睛之筆",使文章有了深意,給人思考,甚至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也許有人要問:文章沒有這樣的句子不行嗎?是不是每篇文章都得有"點睛之筆"呢?精彩的文章或多或少總會有點睛之筆,但是不是都用"議論"的形式來表現卻不一定,像這篇文章是用"議論"成為"點睛之筆",其它文章也可能用另外的方式,如"抒情"等。這篇文章中的"議論"的作用與妙處我們可以這樣去辨別著體會—
你將文章中的這兩句話去掉,然后讀一讀全文,再對照著原文,注意那些"議論",比較一下,你此時的感受和讀刪掉議論的文字時有什么不同。你會發現去掉議論,文章也很通順,也能讓我們知道大海上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可除此之外呢?總覺得少了些什么,而再讀原文就不一樣了。你會發現你剛才覺得少了些的什么在作者的議論"里已經包含了。也許你暫時說不清,道不明,但沒有關系,隨著你閱讀面的拓寬,語感的增強,你會用語言較準確地表達你心中的感受。而現在,你所需要記住的就是"議論"有時在文章里是起著很大作用的。那么,我們同學在習作時是否也可以把自己的觀點、主張適時地表達出來呢?完全可以,但也要注意幾點:首先,所發議論要"有感而發",不是為發議論而議論,而是真實地出自你的心靈;其次,要有針對性,你所發的感慨要有基礎,要和你敘述的人或事有緊密的聯系。
勇敢地嘗試吧,使你的文章"亮"起來!
三、益智園
創新與實踐
1、 文章中提到的克萊芒是個見習水手,經歷過這次遇險"洗禮"的他長大后如果也成為了一名船長,如果那時他的船也發生了事故,致使乘客生命受到威脅,你覺得他會怎么做呢?他會受到老船長哈爾威的影響嗎?請你即興創作一個故事,談談你的看法。
2、 文章的6~22自然段,主要通過對話的形式告訴我們事情的發展,能從你閱讀的書籍中收集類似的用對話形式介紹故事發展的片段嗎?復印或摘抄下來,注意標明出處及作者。
附:課后習題4提示:
(1) 哈爾威船長在死亡面前,首先想到的是乘客的安全,而不顧自己的安危,他的精神是崇高的。所以說"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上空"。
(2) 這句話是對哈爾威船長一生品質的贊嘆。面對死亡,哈爾威船長作出以身殉職的選擇。他忠于職守、舍己為人,又一次表現了他的崇高品質。
[原文再現]
“諾曼底”號遇難記
真正的強者是那種具有自制力的人
一八七○年三月十七日夜晚,哈爾威船長照例走著從南安普敦到格西恩島這條航線。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船長站在艦橋上,小心翼翼地駕駛著他的“諾曼底”號。乘客們都進入了夢鄉。
“諾曼底”號是一艘大輪船,在英倫海峽也許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郵船之一了。它裝貨容量六百噸,船體長二百二十尺,寬二十五尺。海員們都說它很“年輕”,因為它才七歲,是一八六三年造的。
霧愈來愈濃了,輪船使出南安普敦河后,來到茫茫大海上,相距埃居伊山脈估計有十五海里。輪船緩緩行駛著。這時大約凌晨四點鐘。
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
像這類英國船,晚上出航是沒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霧中冒出一枚黑點,它好似一個幽靈,又仿佛象一座山峰。只見一個陰森森的往前翹起的船頭,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飛駛過來。那是“瑪麗”號,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它從敖德薩啟航,船上載著五百噸小麥,行駛速度非常快,負載又特別大。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號逼了過來。
眼看就要撞船,已經沒有任何辦法避開它了。一瞬間,大霧中似乎聳起許許多多船只的幻影,人們還沒來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在臨頭,葬身魚腹了。
快速前進的“瑪麗”號向“諾曼底”號的側舷撞過去,在它的船身上開一個大窟窿。
由于這一猛撞,“瑪麗”號自己也受了傷,終于停了下來。
“諾曼底”號上有二十八名船員,一名女服務員,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婦女。
震蕩可怕極了。一剎那間,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們半裸著身子,奔跑著,尖叫著,哭泣著,驚恐萬狀,一片混亂。海水嘩嘩往里灌,洶涌湍急,勢不可當。輪機火爐被海浪嗆得嘶嘶地直喘粗氣。
船上沒有封艙用的防漏隔墻,救生圈也不夠。
哈爾威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大聲吼喝:“全體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
實際上一共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這股你推我搡(sǎng)的勢頭,險些兒把小艇都弄翻了。奧克勒福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想維持秩序,但整個人群因為猝(cù)然而至的變故簡直都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幾秒鐘前大家還在酣睡,驀地,而且,立時立刻,就要喪命,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這時,船長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黑暗中人們聽到這一段簡短有力的對話:
“洛克機械師在哪兒?”
“船長叫我嗎?”
“爐子怎么樣了?”
“海水淹了。”
“火呢?”
“滅了。”
“機器怎樣?”
“停了。”
船長喊了一聲:
“奧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長問道:
“還有多少分鐘?”
“二十分鐘。”
“夠了,”船長說,“讓每個人都到小艇上去。奧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槍在嗎?”
“在,船長。”
“哪個男人膽敢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大家立時不出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人們感到有一個偉大的靈魂出現在他們的上空。
“瑪麗”號也放下救生艇,趕來搭救由于它肇(zhào)禍而遇難的人員。
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生什么爭執或毆(ōu)斗。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主宰著,領導著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面對驚慌失措的眾人,他鎮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給人而是在給災難下達命令,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過了一會兒,他喊道:“把克萊芒救出去!”
克萊芒是見習水手,還不過是個孩子。
輪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們盡力加快速度劃著小艇在“諾曼底”號和“瑪麗”號之間來回穿梭。
“快干!”船長又叫道。
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作,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 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
在英倫海峽上,沒有任何一個海員能與他相提并論。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