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0 23:22:43 下載試卷 標簽:歷史 學習方法 填報指導
《長江之歌》教后記
剛剛和孩子讀完了《長江之歌》,有點想法不得不寫。
這是一篇詩歌,詩歌是詩人情感的迸發,而要讓學生和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去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因此,我在介紹了長江之后,學生說完自己對長江的了解之后,就開始讓學生讀詩歌。先讓車永輝讀了,他說他已經會背誦了,我要他讀給大家聽聽。一邊讀一邊指導他,解決正音問題。大家對他的朗讀發出了噓聲,的確有些詞語讀錯了,像“挽”讀成了“mian”, “戀”讀成了“lian”,“滌”讀成了“die”,但是他沒有灰心,對同學們的意見虛心地接受,我對此表示了贊揚,要求大家再流暢地聽他讀一遍。這遍他讀得很認真,大家聽得也很認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問大家聽過這首歌嗎?一下子調動起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是聰明的,說:“老師你唱給我們聽聽。”之前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磁帶,看孩子呼聲這么高,我也只好高歌一曲,我也想唱一唱了,雖然我唱得不好。孩子們看到我的示意,安靜了下來。我唱了第一段,我知道孩子們是不喜歡美聲唱法的,再說我那也不能算是什么美聲了,孩子們雖然也不喜歡聽,但聽得很認真,有的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我知道效果已經達到一半。
于是我問孩子:“通過這首歌,你對長江又有什么理解呢?”
“宏偉,壯觀。”王穎說。
“氣勢磅礴。”吳正川說。
“我眼前仿佛看見滾滾的長江水。”徐號說。
……
“好!那么我們就用磅礴的氣勢來讀一讀宏偉壯觀的《長江之歌》。”
下面我又組織了孩子們小組賽讀,體會長江的壯美。
《長江之歌》第二課時
繼續和孩子讀《長江之歌》,也許是看了大家的帖子,特別是衛軍和紫雨的帖子之后,我在課堂上好像有了一點的束縛,太過局限于“蕩滌塵埃”和“純潔的清流”的生成(其實這已經是我的預設)。我在引導學生對這兩句話理解的時候,首先還是堅持讓學生去讀詩歌,在讀中說出你的感受,學生對此沒有太大的反應。但是我并沒有著急,而是讓學生進行討論,談談自己對“塵埃”的理解。孩子的討論終于有了收獲,特別是關于“歷史的長河”的出現,學生的想象力還是令人驚喜的。當薛瞳說出:“歷史的長河里有很多灰塵。”之后,激起了同學們的思維,頓時課堂像炸開了花。徐鵬:“中國的慈禧太后就是中國這條歷史長河里的渣滓。”“還有秦檜。是他害死了精忠報國的岳飛。他也是歷史中的塵埃。”我知道大家把塵埃看得還是很小,局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