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1 20:09:57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學習目標:
1、感受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理解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
3、體會藝術的概括和夸張的手法。
重點:
1、理解關鍵字詞的含義及其飽含的感情。
2、體會藝術的概括和夸張的手法。背誦默寫這首詩。
難點:背誦默寫這首詩。
課時安排:1課時
過程:
1、導入出示目標:(投影)
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長征的意義:“長征是歷史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毛澤東《七律長征》就是記敘這一偉大歷史事件的革命史詩。毛澤東曾在排以上的干部會上,朗誦了這首詩,極大地鼓舞了紅軍指戰員把長征進行到底,迎接抗日戰爭革命高潮到來的信心和決心。
2、了解常識: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個農民家庭。
作品簡介
“七律”,七言律詩的簡稱。一首八句,每句七個字。格律較嚴,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要對偶,字的平仄有規定。“長征”是這首詩的題目。
3、寫作背景
巧渡金沙江敵人估計我軍必定要強渡金沙江,于是就在幾百里長的金沙江沿岸布置重兵?刂屏怂械拇笮《煽。我軍派一個師在龍街架橋佯攻,引誘一切“追剿”軍隊都向這里靠近。我主力部隊則在絞車渡殲滅守敵,用六只木船勝利完成了渡江任務。這是紅軍戰士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結果。
飛奪瀘定橋大渡河的瀘定橋只剩下鐵索,橋東瀘定城里有幾個團的敵人,山坡上修筑了嚴密的工事,用機關槍、追擊跑封鎖著橋頭。紅軍選了二十二米名英雄組成突擊隊,下午四點,沖鋒號響了,在震天動地的槍炮聲中,突擊隊員冒著彈雨,攀著鐵索,沖殺過去。敵人放起沖天大火,把橋頭的城門封住。勇士們奮不顧身,從火海中沖進城內。大隊人馬隨即開過瀘定橋,激戰兩小時,消滅敵人兩個團。
4、加點字注音,(要求:2分鐘內,獨立完成)
逶迤磅礴云崖鐵索岷山盡開顏。
5、詞語釋義:
等閑:平常、尋常。
騰細浪:像小波浪一樣地翻騰。
云崖:高聳入云的山崖。崖,山石陡立的側面。
顏:臉,臉上的表情。
6、自主讀這首詩。(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首詩,讀懂并寫出詩的大意。不懂之處畫?號。10分鐘完成)
7、這首詩的大意是:
①紅軍不怕遠征難,②萬水千山只等閑。
、畚鍘X逶迤騰細浪,④烏蒙磅礴走泥丸。
、萁鹕乘脑蒲屡,⑥大渡橋橫鐵索寒。
⑦更喜岷山千里雪,⑧三軍過后盡開顏。
8、再讀這首詩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題:
(要求:認真反復朗讀后再審題答題。用10分鐘完成)
①詩的前兩句與后六句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②后六句為我們展示出紅軍戰士威武雄壯的五幅“征難圖”。請你仿照示例寫出其他四幅圖。(倆人交流。班內交流。)第一幅:騰躍五嶺
第二幅:第三幅:
第四幅:第五幅:
③“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嶺的“逶迤”、烏蒙的“磅礴”和“騰細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說,你覺得相矛盾嗎?為什么?如何理解“騰”和“走”?
④化靜為動的詩句是,這句詩與“金沙水拍云崖暖”的表現手法有什么不同?
、菸辶鶅删渲械“寒”和“暖”寫得生動傳神,為何“寒”、“暖”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1935年10月,紅軍第二方面軍、第四方面軍正在行軍途中,還沒有越過岷山,這是歷史事實。那作者又為什么要在詩中把它說成是“三軍過后”?
⑦“更喜”兩字。一方面表現了紅軍戰士的在極其艱苦條件下的精神。一方面表現了紅軍戰士。
10、小組交流,班內展示(投影)
11、組織學生朗讀背誦這首詩。全班朗讀全詩,分小組互相檢查背誦。
拓展提高:適逢今年紅軍長征七十周年,我們對長征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澤東除了寫了這首詩,還寫了許多有關長征的詩,請學生就自己知道的詩讀給大家。也可以打開讀本《憶秦峨婁山關》、《清平樂六盤山》
板書設計七律長征
萬水------金沙大渡
千山------五嶺烏蒙
12、檢測:背誦《七律·長征》
13課堂小結。
14作業:工整抄寫(兩遍)并背誦這首詩。練習冊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