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1 22:14:13 下載試卷 標簽:學習方法 報考技巧 閱讀材料 填報指導
將習作1的內容前前后后看了幾遍,腦海中反復出現兩個詞:簡單、復雜。說簡單,是因為教材為我們提供了一篇特色鮮明、手法精巧的范文,再加上后面的“寫作提示”,可以說,大多數學生無需老師過多的點撥、引導,便可知曉該如何去寫;說復雜,是應了一句老話:看花容易,繡花難。范文將二八月云的“巧”寫得細致入微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反復觀察、敏銳捕捉其變化,而這在課堂上是難以完成的。因此,我覺得對于這次習作而言,習前的觀察尤為重要!如果學生有了細致認真的觀察,課上對寫法稍加點撥,下筆成文應該不成問題。
“課程標準”中關于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培養總共有四點要求,其中之一便是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觀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觀察對于習作而言,就如魚和水的關系,缺少觀察的習作是干癟失色的,是無病呻吟的,是不痛不癢的。而現在的學生缺乏觀察的意識,沒有觀察的習慣。所以,我以為,本次習作應花時間指導學生去觀察。如何指導?首先是確定觀察對象,本次習作很明確,是一種自然現象,如朝霞晚霞,月圓月缺,春風春雨,霧起霧散……任何一種自然現象皆可入文。其次是如何觀察,這是指導的重點。從觀察時間來看,需要連續觀察,不可能一步到位;從觀察重點來看,是著眼于現象的“變化”,如觀察春風,風有大小強弱,給人的感覺明顯不同;從觀察方法來看,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眼觀察,用手記錄(可設計一些小表格),用心聯想……這些都需要悉心指導。
對于這次習作的寫法指導,我覺得要將范文用足用好,發揮其引路功能。那么,是一條什么樣的“路”呢?從謀篇布局的角度看,范文抓住了二八月的云在造型和色彩這兩方面的特點,且,未平均用力,而是濃墨重彩地描繪了云造型的“巧”,又從三種情況加以描繪: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魚鱗似的云。做到了有詳有略,可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對于這些方法的領悟,可讓學生自行走進文本,潛心會文,用列提綱的方法提煉出來;從遣詞造句的角度看,范文疊詞的修飾和比喻句的描繪很有特點,比如“高高低低”、“層層疊疊”、“錯錯落落”、“明明暗暗”……如此一番修飾,云的造型躍然紙上。運用比喻句是這類文章常用的方法,作者把云比作“巍峨高聳的雪山”、“露出海面的、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島嶼”、“魚鱗”,惟妙惟肖,引人遐想,在讀者的腦海中迅速架構其“言”與“象”的橋梁,讓讀者過目難忘。
對觀察的指導是為學生能“有話可寫”做鋪墊,對寫法的領悟是為學生能“有章可循”打基礎,如此一來,既積累了材料,又儲備了“技巧”,習作還有何難?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