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09:37:27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一、情境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月光啟蒙(齊讀課題)。
2、看著這樣溫馨的畫面【出示課文插圖】想一想,該怎樣讀好課題?齊讀。這樣聽起來感覺好多了。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是誰在月光下給了我啟蒙?(母親)
“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那么,母親是通過什么給了我啟蒙?請大家打開書快速地瀏覽課文。 【板書:歌謠、故事、童謠、謎語】
4、這些都是民間文學寶庫中的奇葩,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進那灑滿月光的籬笆小院,去聆聽,去感受——
二、朗讀感悟。
※學習第一部分:
1、師朗讀課文:“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了,柔和的月色立即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夜,靜悄悄的,月色多么美,你能把這月夜的美讀出來嗎?指名兩人讀。(你的朗讀仿佛讓我們沐浴在如水的月色里。)(你的朗讀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2、“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課件播放歌謠】師范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自然段】
聽了母親的歌謠,你有什么樣的感覺?(歌聲好像從遙遠的天邊傳來;我仿佛聽到了天籟之音;這歌聲好像樹上的黃鸝在歌唱)
①指名讀。②母親是怎樣吟唱的?(甜甜的、輕輕的、深情的)
③是呀,這就是吟唱。這樣的吟唱給作者幼小的心靈感受到的就像是——(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聽著這樣的吟唱,我們的心都醉了。(因為母親的歌聲特別動聽、令人陶醉,仿佛聞到了芳香。)(母親的嗓音甜美、婉轉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讓作者的內心也充滿了芳香。)
④女生齊讀。你的朗讀仿佛讓我們的教室飄滿了芳香的音韻。
3、師引述:母親深情地為我吟唱的這些歌謠,如同春雨點點滋潤了我的心田。
【出示句子】: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指名讀。①“混沌 ”是什么意思?(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因為當時的作者還是個蒙童。“豁然開朗 ”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明白了。)②理解了詞語的意思,相信你們一定能把句子讀好。
5、聽了母親的歌謠,作者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呢?自由輕聲地讀一讀歌謠。咱們班哪位同學的嗓音很甜美,請她給咱們讀一讀。指名2名女生讀。
6、從歌謠中你看到什么?明白了什么(母親的辛勞、勤勞、智慧、對美好生活十分向往。)
7、云南云南,彩云之南,那兒有鳳凰棲息的梧桐樹,有云南典型的建筑瓦屋和樓。歌謠表達了母親對生活的熱愛和未來的向往。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歌謠吧。
7、那時,我們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 。
【出示句子】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指名讀。
7、在這句話中,有兩個“長”。這兩個“長”有什么不同?
(前:生長。由于黃河水含沙量太高,常會改道。黃河就曾經從作者的家鄉流過。由于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上黃沙沉積,這樣貧瘠的泥土長不出莊稼來。)
(后:產生。家鄉的歌謠正是無數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母親用歌謠把家鄉的文化傳承給了幼小的作者,使作者的心明朗起來。在不知不覺中,母親培養了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感情,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向往。)
8、所以說——【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母親就是用這動人的歌謠,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
※學習第二部分:
過渡:月光下的母親,還從哪些方面給了我啟蒙?自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第四至第八自然段。邊讀邊想一想,母親是如何用這些民間文學的形式給了我月光下的啟蒙?
找出你最喜歡的部分讀一讀。
※ 學習神話故事部分:
1、指名讀神話故事部分。神奇的故事是如何讓作者混沌的心豁然開朗的?(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
2、神奇的故事給懵懂的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母親講得那么深情,說得那么神奇,此時明月已至中天,
【出示句子】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①“明月已至中天”說明什么?(夜深了。)
②為什么把母親比作“玉石雕像”?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想一想。(美麗、圣潔)(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你真聰明,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這位蒙童混沌的心真是豁然開朗了,想象力竟如此的豐富。讓我們帶著對母親崇敬的心情再來讀這句話。
※學習童謠部分:
過渡:天空是這樣神奇,我們的人間生活也很有趣。
【出示童謠】
1、學生自由讀 。讀后,說說自己的感覺怎么樣?(朗朗上口、好聽、有趣、節奏明快)
2、這就是童謠的特點,找出你認為最有趣的讀給我們聽聽嗎。指名讀。
評價第一首:你看,勤勞的,吃干飯;懶惰的,啃鍋沿。
評價第二首:多風趣的童謠呀!貍貓可是老鼠的天敵呀!指導讀好“下不來——”聲音延長。如果我們打著節拍來讀童謠就更有韻味了。
3、聽著母親風趣的童謠,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勤勞能干的小紅孩。我似乎聽到了小老鼠“咯吱咯吱”啃鍋沿的聲音。)(我似乎聽到當母親說起“小老鼠……”時,作者的開心的笑。)
4、童謠中有可愛的小老鼠、小狗、小貓,正是這些風趣幽默的童謠讓作者對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想象,那顆混沌的心豁然開朗,這也是一種啟蒙。
※學習謎語部分:
1、你還對哪一部分感興趣?指名讀。你也可以請你的好朋友跟你一起讀。
2、猜謎讓我知道了怎樣聯想和想象。這謎面和謎底都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猜謎也是母親月光下的成功的一次啟蒙教育。
【出示句子】指名讀。齊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母親就是用這些神奇的故事、幽默風趣的童謠、謎語,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
三、總結全文。
1、母親不識字,她用甜美的嗓音給我唱歌謠,講故事,說童謠,猜謎語,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民間文學的熏陶,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母親真不愧是我的——啟蒙老師。正是這種啟蒙教育影響了“我”的一生,所以,“我”對母親有著深深的感激、懷念之情。【板書: 感激 懷念】讓我們一起飽含深情地來贊一贊這位雖不識字,卻勤勞而智慧,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
【出示第九自然段】齊讀。
3、讓我們懷著對母親月光下的啟蒙感激、懷念之情再讀課題。(生讀)
4、此時此刻,你明白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嗎?
四、 拓展閱讀。【師配樂朗誦。音樂《我的父親母親》】
然而,時間的車輪無情地碾碎了母親的青春。我個子高了,母親的脊背卻彎了;我長大了,母親卻老了;現在生活好了,母親卻感受不到了,不少的記憶都漸漸流逝了。有一年,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這個曾經擁有甜美嗓音和玉石雕像般美好形象的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如同故鄉的天空飄滿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親忘卻了她給我的那份愛。而故鄉的天空不會忘記,這份愛,我永遠永遠也不會忘記。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卻永遠珍藏著那一輪明月,那月光下的啟蒙……
過渡:讓我們再次回到課文中,去回味月光下的母親——
五、布置作業 。【出示作業】
現在的母親滿頭白發,深深的皺紋刻在她的臉上,可曾經,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現在的母親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可曾經,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現在的母親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可曾經,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結束語: 隨著時光的流逝,什么都會慢慢地淡去,唯獨母親那甜甜的歌謠總在我的耳邊蕩起,讓我們在母親那芳香的音韻中結束我們這節課。(點擊歌謠)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