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11:33:29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l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具體的語言情境使學生理解并感悟“坎坷”、“賣藝度日”等詞語的意思。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對文本的理解。
3、在對文本的逐步解讀中感受和體會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從而學習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于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l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從而體驗盲人阿炳創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
l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課件片頭)
同學們,現在縈繞在我們耳畔的就是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這首曲子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催人淚下,引人奮發。它的作者就是民間音樂家阿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二泉,走進二泉映月,走向阿炳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第二段: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①文中哪個詞概括了阿炳苦難的生活?用“()”標出來。②文中哪個句子寫阿炳聽懂了泉聲?用“。。。。。。”圈出來。
2、交流:
(1)①坎坷。什么叫“坎坷”?②阿炳的坎坷體現在哪里?(雙目失明,賣藝度日)雙目失明的阿炳怎樣賣藝度日的?
③想象:
a、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怎樣賣藝?
b、夏日,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怎樣賣藝?
c、一天,阿炳身患重病,雙腿無力,他又是怎樣賣藝?
請你選擇一個畫面,想象他是怎樣度日的?用幾句話寫下來。(友情提示:可聯系以前電視中所見場景,想象他的行動是如何艱難?他可能會遇到哪些麻煩?別人是怎樣欺負、侮辱他的?他是怎樣的可憐?結果是怎樣的凄慘?)
(2)阿炳的經歷是如此坎坷,他被苦難壓倒了嗎?從哪里可看出沒有被壓倒?
①指名讀::“但是生活的窮困……生活呀!”
②齊讀。(板書:向往、熱愛)
(3)因為經歷的坎坷、命運的不公、雙親的去世、雙目的失明,所以阿炳漸漸地、漸漸地聽懂了泉聲。哪一句話寫阿炳聽懂了泉聲?
①指名讀。
②齊讀。
③指導:意思層層遞進,讀起來應該一浪高過一浪。再齊讀。
④出示:
a、阿炳嘆息什么?(第一大組)
b、阿炳哭泣什么?(第二大組)
c、阿炳傾訴什么?(第三大組)
d、阿炳吶喊什么?(第四大組)
聯系上文,按照分工,同桌討論,用一兩句話表達。
⑤交流:(相機板書: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過渡:他的嘆息有人聽嗎?他的哭泣有人聽嗎?他的傾訴有人聽嗎?他的吶喊有人聽嗎?他只能向月光傾訴,向二泉傾訴,通過琴聲傾訴心聲。)——(板書:琴聲、心聲)
三、教學第五自然段:
1、教師范讀,學生思考:哪些語句是寫琴聲的?用直線劃出來。哪些語句是寫心聲的?用波浪線劃出來。
2、(投影)指名男女生讀。
3、哪些詞組具體描寫琴聲的?把它們圈出來。
出示:
月光如銀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升騰跌宕
靜影沉璧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恬靜激蕩
①讀一讀,女生讀描寫月光的,男生讀描寫琴聲的。
②意思懂嗎?請看看畫面,聽聽音樂,不懂的自然會懂,已懂的將更懂。
(相機板書:委婉、跌宕、高昂、恬靜;相機釋“靜影沉壁”。)
③齊讀詞組。
(過渡:月光與琴聲交相輝映、珠聯璧合、相得益彰、融為一體,因此,《二泉映月》渾然天成)
4、請再聽一遍音樂,聽完后,請告訴大家你仿佛聽到了什么?
(從文外逐步引導到文中,相機板書:苦難、凄涼、抗爭、懷念。強調:向往、熱愛。相機引讀“愛”部分)
5、齊讀
四、教學第六自然段。
(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它有多高的地位呢?)
1、齊讀第六自然段。
2、什么叫“享有盛譽”?
3、出示:
《二泉映月》榮獲了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二泉映月》是我國樂團到外國演出的首選作品;
《二泉映月》是法國總統密特朗一生的鐘愛;
《二泉映月》使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由衷傾倒,他聆聽之后,含著熱淚說:“這首曲子應該跪下來聽!”
五、小結:
是啊,這怎能不使人傾倒?阿炳坎坷的經歷使他聽懂了泉聲,泉聲引發了琴聲,琴聲表達了心聲。他不僅向往光明,還向往美好的未來,他不僅熱愛音樂,還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熱愛親人,熱愛生活。苦難成就了《二泉映月》,成就了阿炳,熱愛成就了《二泉映月》,成就了阿炳。所以苦難就是財富,熱愛就是力量。
同學們,課文學完了,但我們對阿炳的感激和崇敬將直到永遠。
六、作業:
1、小練筆:阿炳,我想對你說……
2、背誦課文第4、5自然段。
板書:
坎坷:雙目失明賣藝度日
泉聲:嘆息哭泣傾訴吶喊向往
9、二泉映月
琴聲:委婉跌宕高昂恬靜熱愛
心聲:苦難凄涼抗爭懷念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