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2 18:43:26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不同的文章,了解龍并激發學生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2、練習寫摘錄筆記、提綱筆記和批注筆記,能養成記筆記的習慣。
3、聯系課文內容,積累描寫龍的成語和寓言故事。
4、背誦古文《葉公好龍》以及其他兩課優美的段落,積累與讀書有關詞語、成語、格言、警句,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加深理解和體驗。
5、學習自己出題檢查閱讀效果(拓展閱讀課文)。
6、自己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小結,抓住要點,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和他人。養成每單元都進行小結的習慣。
7、自學至少11個生字,會認會寫。
教學重點:了解龍并激發學生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教學難點:能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學習自己出題檢查閱讀效果。
教學準備:
1、有關龍的資料。
2、和課文內容有關的名家和名著的資料:何忠范、《新序》……
3、整理學生自己讀過的書賀自己的讀書經歷和感受。
課時安排:
《龍的傳人》 2課時
《大人們這樣說》 2課時
《葉公好龍》 2課時
《樂山龍舟會》 2課時
語文天地 4課時
龍的傳人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凝聚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的文章,教材通過對龍的傳說、龍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龍的象征意義的描述,贊頌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會本課生字詞。
3、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四、教學準備:
1、教師:錄音機 錄音帶 圖片
2、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資料。
五、教學過程:
設疑激趣 導入課題
1、播放歌曲《龍的傳人》.教師問: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②關于龍,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師組織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龍的資料。)③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么人?
2、過渡:中國人為什么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3、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1、學生以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么?邊讀邊在書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后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2小組內匯報交流:先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再說說從中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句中讀懂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互相交流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3、集體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出示在不同時期文物古跡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么把龍當作崇拜的圖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②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想象它們所表現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③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教師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學生自由練讀。
指名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播放歌曲,學生跟唱,引發情感共鳴。
五、拓展延伸
1、搜集有關龍的資料,創辦專題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
龍的傳人 中國人與龍
龍是什么
龍的象征意義
龍的傳人——中國人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