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3 09:54:44 下載試卷 標簽:閱讀材料 教師 閱讀 教學計劃 高中生活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對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
2、了解現代信息傳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確使用媒體,學會選擇信息,趨利避害。
3、逐步學會搜集信息,善于和別人交流信息,初步養成留心信息、運用信息的好習慣。
4、初步學會根據目的搜集和處理信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5、認識19個生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瀏覽整組教材,明確本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制定活動計劃。
教學過程
一、揭示主題,激發興趣
1、師生共同回憶五年級時進行過的"遨游漢字王國"的綜合性學習的經歷。
。1)歷數開展過的活動。
。2)說說在活動中感覺最快樂或最難忘的事。
。3)談談開展綜合性學習要注意的事項。
2、揭示主題。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開展一次新的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
。1)說說對"信息世界"的了解。
(2)談談你對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期待,或者說你希望在這次活動中能開展哪些活動。
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盡可能的納入到即將制定的活動計劃中去。
二、瀏覽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瀏覽整組教材,感興趣的地方可以讀得仔細一些。
2、交流瀏覽教材后的感受。
。1)瀏覽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產生了哪些困惑或疑問?
(3)你認為這次綜合性學習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教師要注意傾聽,特別是學生的困惑、疑問和活動建議,這些要成為最終的活動的計劃的有機組成部分。
三、分組討論,制定計劃
1、重點閱讀:單元導語、兩個活動建議以及最后的結語。
(1)自由閱讀,你認為有價值的可以畫下來。
(2)課堂交流:單元導語、兩個活動建議以及最后的結語給了我們哪些啟發?
2、根據"自由組合,適當調整"的原則,組成3--5人的學習小組。
3、分組制定本次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計劃。
(1)組內充分討論:想開展哪些活動?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2)組內達成共識,填寫活動計劃表。
小組:"走進信息世界"活動計劃
小組成員: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地點活動形式預期的成果
四、交流計劃,取長補短
1、分組交流各自的活動計劃,要求:
(1)清晰地匯報各項計劃中的活動,隨時回答同學的提問;
。2)認真傾聽別的組的活動計劃,及時記錄與自己組的計劃不一樣的內容,需要的話可以向回報的小組提出疑問。
2、分組修改各自的活動計劃。
。1)分析其他組提出的活動建議是否有價值,是否可行。
(2)修改小組活動計劃。
3、公布活動計劃。
可以采用適當的形式公布各組的活動計劃,比如:張貼,裝訂成冊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和《網上呼救》,能選擇閱讀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以及現代信息傳遞的特點。
2、認識這幾篇閱讀材料中的7個生字,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要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交待任務
1、教師例舉生活中傳遞信息的生動事例。
2、其實從古代到現代,信息傳遞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一起來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和《網上呼救》等四篇閱讀材料。
二、快速閱讀,了解概況
1、默讀閱讀材料,思考:
。1)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傳遞方式有哪幾種?有什么特點?
。2)現代的因特網傳遞信息有什么特點?
邊讀邊思考,在材料中畫出有關的句子,并做好標注。
2、課堂交流
。1)學生自由發言,特別要關注學生對上面兩個思考題的認識來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語句。比如:
古代信息傳遞方式的特點:
①速度慢。典型語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發現。"
◇"但是有個叫斐迪辟的士兵,從馬拉松平原出發,一刻不停的跑了40千米……"
、诓痪_。典型語句:
◇"各路諸侯看到烽火,以為有敵人入侵,火速率兵出擊。"
◇"……然而諸侯們望見熊熊燃起的烽煙,卻以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個個按兵不動。"
……
因特網傳遞信息的特點:
、偎俣瓤臁5湫驼Z句:
◇"計算機把全世界連成一家,'天涯若比鄰'已經不再是夢想。"
、诙嗝襟w。典型語句:
◇"這個小學生為了通過電腦教表姐學唱,除了把歌詞、各譜寫在電腦屏幕上,還通過多媒體的錄音技術把自己的歌聲錄在上面……"
、鄄皇艿赜蜃韪。典型語句:
◇"他趕緊問:'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蘭'。"
2、再次閱讀材料,思考:信息傳遞的方式是怎樣變化的?
。1)重點閱讀《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畫出關鍵詞語。
。2)嘗試填寫:
古代:驛差長途跋涉-→近代:()-→現代:()-→當代:廣播、電視和()。
3、根據課堂討論,填寫下面的表格。
種類特點
古代信息傳遞方式
現代信息傳遞方式
三、聯系生活,了解現狀
1、說說你在生活中接觸到那些信息傳遞方式?舉一個例子。
2、想想這些信息傳遞方式帶給你什么?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閱讀《古人傳遞信息的故事》、《因特網將世界連成一家》、《神奇的電腦魔術師》和《網上呼救》,進一步了解現代信息傳遞方式的特點,體會信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感受《網上呼救》中緊張的氣氛,體會桑恩熱心救人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閱讀材料,體會影響
1、默讀四篇閱讀材料,聯系材料中的具體事例說說信息是如何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
2、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
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去理解閱讀材料,感受信息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比如:
。1)信息傳遞錯誤導致了西周滅亡。--《烽火戲諸侯》
(2)信息的及時傳遞"大大增強了希臘人抵抗波斯侵略軍的信心。"--《"我們勝利了"》
。3)信息傳遞方式的進步,不僅可以傳遞文字信息,還可以傳遞多媒體信息。--《神奇的電腦魔術師》
。4)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使許多原來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實行超遠距離的救助。--《網上呼救》
……
二、重點閱讀,深入體會
1、重點閱讀《網上呼救》。
。1)默讀課文,思考:
、偬K珊是在怎么樣的情況下呼救的?
、谏6骶仍倪^程是怎么樣的?
。2)邊讀材料邊思考,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
。3)課堂交流。
、偬K珊當時的緊急情況:
"圖書館里一片寂靜,這一層只有她一個人。李他最近的電話在外面的走廊上,靠瘸著的腿走到那里是辦不到的。"
如果你就是蘇珊,你能怎么辦?
如果沒有網絡,結果會怎么樣?
、诓蹲轿闹械挠嘘P信息,理清桑恩救援的過程:
網上呼救-→打電話給縣政府-→打電話給救援中心-→救援人員趕到學校
。4)這一次跨越大西洋的不可能的救助行動,帶給你怎樣的啟示。
學生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回答,教師要善于總結,引導學生發現信息傳遞方式的進步,使不可能的事成為了可能。
2、重點閱讀《神奇的電腦魔術師》。
。1)默讀材料,說說電腦能變哪些"魔術"?
。2)教師展示電腦制作的多媒體作品,讓學生感受信息傳遞的進步。
三、學科整合,延伸體驗
1、結合信息技術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如在電腦上欣賞照片、音樂、動畫,收發郵件、賀卡等,親身體驗多媒體電腦和網絡的神奇,感受現代信息傳輸的方便快捷。
2、談談電腦和網絡給自己和家人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變化。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調查全家人在一天中獲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對記錄進行分析,能自己發現調查和分析的結果。
課前準備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設計好調查記錄表,要求簡單明確,便于記錄。如:
家庭信息調查表
年月日
家庭成員獲得的信息獲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媽媽
我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