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3 10:29:16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聽寫生字。
三、指導寫字。
四、遷移練習。
1.次感悟文章結構特點,嘗試動筆練寫。
2.搜集贊美家鄉、歌頌幸福生活的詩歌,舉行小型詩歌朗誦會。
教學反思:
《水鄉歌》教學后記
教學之前,讀過高林生老師關于本篇課文的解讀,了解了水多、船多、歌多的內在聯系。讀了陽光老師對本課的解讀,了解了本課用“籮”把歌與水鄉人的生活巧妙的聯系。再讀此詩,不再是孤立的水多的秀麗風光、船多的興旺景象、歌多的幸福生活。而覺得作者是代表水鄉人,為今天的水鄉的變化自豪、興奮。從字里行間能感覺到水鄉人乘改革之東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著美麗的家園,反之,在建設家園的過程中,他們又感受到了政策的英明,感受到家鄉的可愛,勞動的愉快。“籮”是水鄉人每天勞動的工具,在這里,作者選擇它不僅僅是為了合轍押韻,而是讓人感覺到水鄉人的勞動每天都是那么充實,那么快樂,因為只有在這樣的政策下他們才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如何把些聯系在教學中體現,讓學生有所感悟呢?我做了如下嘗試:
第一課時主要是利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充分讀書,理出了詩歌的內容,課文主要寫水鄉的水多、船多、歌多。學了“裝、船、飄”三個生字,相機理解了“駁、籮”的字意。學生讀到正確、流利的程度,部分學生已經能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第二課時的教學開始,為了在聯系上有所突破,組織了一段對話:
師:(播放了宋祖英的《好日子》)聽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能找幾個詞語說一說嗎?
生:歡快、激動、喜慶、幸福。
師:再讀課文,找一找生活在水鄉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用詩歌中的句子說一說。
生:千首曲,萬首歌,唱咱水鄉新生活。
師:既然這首詩的最后一節就能表達這個意思,為什么還要寫前兩節?
生:(專心讀前兩節)“千條渠,萬條河,處處綠水蕩清波”能看出這里的景色美。
生:“千只船,萬只駁,白帆片片像云朵”能看出水鄉很熱鬧。
師:后面的“千首曲,萬首歌,唱咱水鄉新生活”與這有聯系嗎?
生:水多才會有船多。
生:船多了唱歌的人才會多。
師:為什么說歌會“裝滿一籮又一籮”?
生:船多,人多,歌也多,所以說裝滿一籮又一籮。
師:怎么不說裝滿一車又一車呢?
生:水鄉的漁民是用漁船打魚的,所以不能說一車又一車。
生:怎么不說裝滿一駁又一駁呢?
師:這個問題提的真好,駁比籮要大上多少倍啊!用駁不是更好嗎?
生:駁不是用來裝歌的。
生:籮也不是用來裝歌的。(學生激烈爭論)
師:同學們想一想,漁民們在漁船上帶上籮是做什么用的?
生:裝魚裝蝦。
生:想起來了,漁民們看到了一籮一籮的魚,心里高興,他們就會唱歌了。
生:他們勞動時有收獲,所以很高興,就要歌唱。
師:再聯系前面兩節詩歌的內容和課文的插圖,說一說這唱歌還因為什么?
生:他們的唱歌還因為生活的環境美。
生:還因為他們生活幸福。
師:是啊!在這改革開放的年代,水鄉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著自己的美好家園,池塘一個連一個,處處綠水蕩清波,他們的日子越過越興旺,白帆片片像云朵,難怪他們的歌裝了一籮又一籮。現在我們來進行朗讀比賽,看誰讀得水多、船多、歌多,水鄉的生活快樂。
[思考]1、學生充分讀書可以讀懂內容。第二課時對話的基礎就是前面學生充分的朗讀。2、要有教師的適度引導。課前播放《好日子》為學生奠定了情感基調,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情感體驗。3、要充分相信學生。“為什么不說裝了一駁又一駁”這樣的問題教師也沒有想到。4、課文的學習要有整體觀念,有了整體,才能抓住聯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