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4 23:50:05 下載試卷 標簽:閱讀 教師 高中生活 閱讀材料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分小組朗讀。(過程略)
詞語訓練、朗讀訓練作為語文基本功訓練的內容之一,應得到充分重視。
二 自由品讀,體驗感悟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找出喜歡的句子或含義較深的句子,想一想為什么喜歡,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書上批注,可以和同學討論。
生:自由讀書,討論交流,寫批注,師巡視。
師:同學們認真讀課文,一定有很多收獲,老師希望與你們交流,分享你們收獲的快樂。
生:我喜歡“燕子去了……,有再開的時候”這一句。因為這句話很美,以燕子、楊柳、桃花為例,說明了大自然周而復始的規律。
師: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舉這些例子嗎?
生:因為作者想拿這些事物和時間對比,告訴我們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
師:是啊,“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是不能回頭的。大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體會表達出來嗎?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朗讀。
師:誰愿意讀讀這段話?
生:讀。
師:你為什么用猜測、追問的語氣讀?
生:可以讀出燕子、楊柳、桃花與時間的對比。
師:全班一起讀讀這段話。
生:全班齊讀。
師:誰再來說?
生:“在默默地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說明時間的短暫。
師: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作者把日子比作針尖上的一滴水,八千多個日子,也就是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像針尖上的一滴水。二十多年不算短,可是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卻是那么的短暫。
師:你可真會讀書。是啊,時間真是溜得悄無聲息,令人毫無覺察。請大家通過朗讀把這一特點表現出來。
生:全班齊讀。
師:誰再來匯報?
生:“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愛戀。
生:“洗手的時候,……從我腳邊飛去了。”這些話具體地寫出了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我很欣賞“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因為這一句寫得太形象了。平時,我們常常在嘆息:“日子過得可真快啊!”“一天又過去了。”“我覺得時間好像不夠用。”“時間真是如流水啊!”我們都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時間又從我們的嘴邊溜走了。
師:大家讀書都能做到有自己的見解,很好!讓我們通過朗讀把時間的來去匆匆表現出來。同桌互相讀給對方聽。
生:互讀。
師:面對時間的流逝,作者有什么感受呢?誰接著說?
生:“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這句話表達了作者無奈和惋惜的心情。
師:作者在惋惜什么呢?
生:惋惜在過去的日子里,“我”不能做什么。
生:惋惜時間的來去匆匆。
生:惋惜自己的一事無成。
生:惋惜自己虛度光陰。
師:作者是在苛求自己。他只活了60歲,卻留下幾百萬字的著作。正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對時間有一種緊迫感,抓緊時間讀書、做事,才有他后來的輝煌成就。作者這種無奈與惋惜的心情還可以從文中的哪些話體會到?
生:從“過去的日子如輕煙……”體會到。
師:作者在苛求自己,又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生:“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走這一遭呢?”
師: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生:作者不想赤裸裸的地離開這個世界,不想白白走這一遭。
生:作者不甘愿虛度此生。
生:作者想干出一番事業來。
師:對,作者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毛主席曾這樣贊揚過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在事業上,他都是如此。真是令人敬佩。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體會體會,該用什么語氣讀。
生:自由讀。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讀給大家聽?
生:小組讀。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不夠好,沒有讀出無奈與惋惜的語氣。
師:你邀請你小組的人和你一起讀讀好嗎?
生:讀。
本環節為學生創設了個性化閱讀的時空,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自讀自悟,在書上寫批注,匯報閱讀收獲。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寫的時候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匯報的時候喜歡說什么就說什么。“這樣更讓學生有個“自由感”,有個“表現欲”,顯得更為暢懷、灑脫,有利于學生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在適當的時候予以點撥指導,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在讀中感悟、積累語言。
三、聯系生活,暢談感受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透過作家的語言文字,大家對時間有了很深的感受。假如作者這時候來到了你們的中間,你們想對他說什么呢?我就是“作者”,誰愿意說給我聽聽?
生:讀了您寫的這篇文章,我才明白時間是那么容易消逝,以前我把太多的時間用在玩游戲,看電視,真是不應該。
生:讀了您寫的這篇文章,我想到了人的一生猶如時間長河里的一朵浪花,稍縱即逝,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天。
生:您的文章使我想起了一年級剛入學的情景,那時候我很興奮,斗大的字不識一個,可是轉眼間已經到了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了,我已經認識了三千多百個漢字,能讀懂您的文章了,時間真是過得太快了。
師:說的太好了!你們這么小就懂得時間的意義,你們將來會比我有出息。現在請同學們分小組輪流扮演作家,與作家對話。
生:小組交流。
通過創設情景題“假如作者來到你們中間,你們想對他說什么”,引發學生的真切感受和對生活經驗的聯想,讓學生在學生與作者的對話中,在學生與學生的對話中,暢談讀書感受,強化閱讀體驗。
四、挑戰名家,仿寫名言
師:同學們討論得真熱烈,肯定發表了不少的感受。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挑戰名作家,看看能不能像作者一樣寫出對時間的感受的名言,大家有信心嗎?
生:有。
師:請看屏幕上這兩個句子: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2、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請同學們仿照上面兩句句寫一寫對時間的感受。
生:自由練習。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誰想讓同學欣賞你的杰作?誰能聲情并茂地把你寫的名言讀出來?
生:太陽落了有再升的時候,小草黃了有再綠的時候,樹葉掉了有再長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怎么一去不復返?
生:我們能找回童年的記憶,卻找不回童年;我們能找回兒時的伙伴,卻找不回兒時的天真;我們能找回曾經的夢想,但找不回做夢的日子。聰明的,你能告訴我,我們的日子怎么一去不復返?
生:冬天時,我坐在暖暖的陽光下磕瓜子,他便從我的身邊一溜而過。
生:當我在操場上散步時,它又像風一樣呼嘯而過。
生:當我在看電視時,它風馳電掣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通過“挑戰名家”這一游戲,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通過寫的方式再現他們思維的結果,實現從讀到悟,從悟到寫的飛躍。在寫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時光的匆匆;在寫的過程中,練習使用“排比”這一語言表達方式。
五、練習感情朗讀
師:同學們寫得太棒了,相信將來你們也能成為一名作家。
六、布置作業
1、熟讀成誦。
2、推薦朱自清的文章。
拓展課外閱讀是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讓學生多讀朱自清寫的文章,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風格,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總評】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要“尊重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這一教學理念,采用“對話”,“個性化閱讀”的教學方式,先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自主閱讀、自主感悟,體會作者對時光的感悟,自由表達自己從作者字里行間獲得的感受。再讓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對話,聯系生活實際抒發自己對時間的感受,最后通過仿寫、感情朗讀等方式加深對課文、對時光的體驗。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