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5 10:03:22 下載試卷 標簽:三年級 教案 語文
了解古詩中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詩中生字,理解詞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這是我們本學期學習的第一首古詩,還記得怎么學習古詩嗎?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學習生字詞。
1、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詩人。祖籍湖北襄陽,后來遷居河南鞏縣。自幼好學,很有政治抱負。年輕時飽讀詩書,之后又南北漫游。四十四歲時,他才求得一個小官位。不久,“安史之亂”爆發,他攜帶家眷避難(在今陜西省),后又輾轉入蜀,定居成都草堂。杜甫一生所經歷的正是唐朝由盛到衰、政治腐敗的歷史時期。他在后半生的顛沛流離之中不但目睹了人民的疾苦,而且親嘗了漂泊的艱辛。殘酷的現實生活,使他的感情發生了變化,他不滿于黑暗的社會,同情慘遭蹂躪的人民。于是創作了許多大膽揭露社會矛盾,批判統治者的罪惡,對窮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深刻反映社會問題的詩歌。反映了唐代由盛到衰的歷史,被稱為“詩史”。他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
杜甫的詩歌,流傳下來的有一千四百余首。內容豐富多彩,形象鮮明,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2、小組討論字詞預習的情況后匯報。匯報時要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組成本課詞語,解釋詞義。
江畔(p4n)--江邊,指錦江邊。畔:水邊。
獨步--一個人散步。
尋花--尋訪花多花好之處。
黃四娘(ni2ng)--詩人的鄰居。
蹊(x9)--小路。
壓枝低--花朵很多很大,把花枝都壓得低垂下來了。
留戀--在某處玩得很高興,不肯離開,也寫作“流連”。
戲蝶(di6)--玩耍著的蝴蝶。
時時舞--不停地飛舞。
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嬌鶯(ji1oy9ng)--鳴聲悅耳的黃鶯。嬌:詩中形容聲音輕柔。
。╭i4)恰啼(t0)--恰恰,象聲詞,形容聲音和諧動聽。啼,鳴叫。
三、學習古詩(看視頻,屏幕出示《江畔獨步尋花》全文字幕)
。1)自由讀詩并思考: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根據課后注釋,自己試看,小聲說說詩句的意思。根據預習和課后注釋,掌握每字的意思,再把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最后觀察圖片聯系詩句,想象情景,詩意就會理解清楚了。
(2)互助學習:同學在小組里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幫助。
。3)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江畔獨步尋花”:詩人獨自在江邊漫步賞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壓得枝條低低彎下了身。這兩句寫花,是靜態描寫,從滿蹊(到處都是花)、千朵萬朵(花的多)、壓枝低(花的繁茂)等不同角度描寫了花。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動人。這兩句寫花間的景象由靜態轉為動態,細致刻畫了蝴蝶和黃鶯。全詩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意境十分優美。
四、再讀古詩,體會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同學之間互相讀。
2、互相交流,談談詩中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ㄍㄟ^作者的簡介,了解作者所處的戰亂年代)
詩人描寫了自己漫步講畔看到花枝繁茂,蝶舞鶯歌的美景,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和久經離亂得以安居時的喜悅心情(或表達了詩人對春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也可以)。
五、指導朗讀
這是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表達詩人興致勃勃的心情,朗讀時,語調要輕快,跳躍。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附:板書: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