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5 23:34:39 下載試卷 標簽:語文 復習 蘇教版
7、《盧溝橋烽火》這篇課文敘述了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的經過,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蠻侵占我國領土的滔天罪行,謳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愷抗擊侵略者的頑強精神。
A、盧溝橋事變:也稱“七七事變”。 “九一八變事變”:1931年9月18日。
B、背誦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C、課后習題2(體會帶點詞語的感情色彩):
①“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軍隊的險惡用心及卑鄙的行徑,帶有鄙視的感情色彩。
②“悄悄地”“進發”表現了我國守軍的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含有表揚、贊許之意。
D、積累本課有關戰斗場面的成語:人仰馬翻 哭爹喊娘 鮮血四濺
狼狽而逃 鬼哭狼嚎 抱頭鼠竄
E、萬籟俱寂:籟,從孔穴里發出的聲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靜,沒有一點聲音。 挑釁:借端生事,企圖引起沖突或戰爭。
眾寡懸殊:眾,多。寡,少。懸殊,相差很遠。雙方人力多少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來不及防備。抱頭鼠竄: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相。
震耳欲聾: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同仇敵愾:愾,憤恨。全體一致痛恨敵人。
夜以繼日:日夜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奮。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 惱羞成怒:由于羞愧怨恨出發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樣紅,像荼那樣白。原來比喻軍容之盛,現在用來形容旺盛、熱烈或激烈。
8、《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A、課文以“半截蠟燭”為敘事主線。
B、課后習題2(想一想帶點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①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似乎”一詞準確地反映了危機的過去只是暫時的。)
②……她似乎感到德軍那幾雙惡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來越短的蠟燭上。(“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諾德夫人此時緊張的心理,不能去掉。)
C、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9、《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真實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動地敘述了聶榮臻將軍關心照料在戰場受傷的兩個日本孤女,并設法把她們送往日軍駐地的經過,反映了聶將軍寬仁大義和中日人民濃厚的友誼。
A、日本人民稱聶將軍是“活菩薩”,是因為聶將軍無微不至地照顧兩個日本孤女。稱他是“中日友誼的使者”,是因為聶將軍的慈善心腸和寬大襟懷締結了中日人民的友誼。
B、課后習題2(理解帶點詞語的意思,并聯系課文體會這段話所含的思想感情):
“殺害”是指非法殺死。“受害”是指遭到損害或殺害。“傷害”是指使受刑損害。這句話突出表現了聶將軍的國際主義精神和至仁至義的品質。
C、背誦聶將軍的兩段話。
D、聶榮臻:中國無產階段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寬仁大義、胸襟寬廣、慈善心腸)
E、十大元帥:朱德、葉劍英、聶榮臻、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賀龍、林彪、彭德懷、劉伯承
F、無辜:辜,罪。沒罪的意思。 至仁至義:至,最。最仁愛,最講正義。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