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6 09:58:08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教案 數學
一、激活經驗,感知策略
1.猜一猜:老師的年齡加上9的和再除以4,恰巧是10歲。老師今年是多少歲?
2.談話:這是老師每天上學從家到學校的路線,你能說說老師每天放學從學校回家的路線嗎?(多媒體呈現:老師家→向東50米到蒼梧綠園→向北200米到教育局→向西150米到學校)
3.揭題:
剛才,我們算出了劉老師的年齡,研究了劉老師返回的路線。大家有沒有感覺到,解決這兩個問題時都分別使用了一些方法,這些方法之間有沒有什么相同之處呢?(板書:倒過來推想)
這種“從結果出發,倒過來推想”的策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中經常使用,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不信,咱們繼續看——
設計意圖:學生數學知識的形成是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的過程。因此,通過“猜年齡”和“返回路線”兩個已有經驗的喚醒,為倒推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清晰地新舊知識間的“固著點”,促進新認知的高效建構。
二、初步體驗,建立模型
1.出示例l
師:這兒有兩杯果汁,從圖中你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一共有400毫升。
生:甲杯果汁比乙杯的多。
師:假如有兩人來喝這兩杯果汁,你覺得要怎樣做才公平一點呢?
生:把兩杯倒在一起,然后平均分。
生:甲杯倒給乙杯一點,使兩個杯子同樣多。
師:現在從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甲乙兩杯的果汁數量各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甲杯減少了40毫升,乙杯增加了40毫升。
提出問題:要求原來兩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
2.解決問題
填寫課本第88頁的表格。填完后說說你是怎么推算的。
甲杯/ml
乙杯/ml
現在
原來
結合回答演示:甲杯的果汁數就在現在200毫升的基礎上增加多少,乙呢?
交流:展示學生的表格,說一說想法?
追問:要求原來的情況,我們是從哪兒開始想起呢?原來的變化過程是甲杯倒人乙杯40毫升,倒推時是怎樣變化的?(強調:變化過程相反)
3.回顧反思
師:回想一下,剛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了什么方法,我們先算的是什么?我們是從哪里開始倒推的呢?
小結:看來當我們知道現在的量,要求原來的量時(板書),我們就可以用倒推的方法來解決。(完成板書:原來: ←倒過來想一想 現在)
其實.用倒推的方法解決問題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接觸過,請看:填一填:
在解決這些問題時有什么小技巧嗎?先倒推哪一步?
小結:倒過來推想就要從現在的數據出發,根據各自發生的變化往回推算出原來的數據,也可以簡稱倒推的策略。(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
設計意圖:如何將作為思維結果的教學內容轉化為思維過程的材料?在例l的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動態展示題中的信息和問題,;揭示了倒推問題的三要素:原來狀態、變化過程和結果,使學生感受到這類問題的結構特征,師生在互動對話中建構數學模型。接下來的“填一填”,再次讓學生體驗到倒推過程與變化過程的相反性,感悟倒推的順序,為例2多步倒推的探究過程做好了良好的心理定向和認知鋪墊。
三、自主探究,深化理解
1.探索例2
出示例2:小明原來有一些郵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張。送給小軍30張,還剩52張。小明原來有多少張郵票?
師:哪位同學來讀讀上面的信息?
師:這時候,老師看到的是一張張自信的面龐,還有的同學拿起了筆,沒有人懷疑同學們不會解答這樣的問題。不過劉老師關心的不是這個,而是——
多媒體呈現:
①你能把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摘錄下來進行整理嗎?
②你準備用什么策略解決這個問題?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列式并解答。
2.整理信息,討論交流
①把摘錄的條件和問題完成在作業紙上。這個變化的過程是什么?
原有?張→又收集24張→送給小軍30張→還剩52張
原有?張←去掉24張←跟小軍要回30張←還剩52張
或符號表達:
學生說一說想法。
②師:要求小明原來有多少張郵票,整理好條件,你們是用什么策略想這個問題的昵?
可以怎樣列式的呢7
第一種:
52+30-24=58(張)
師:先倒推哪一步?再倒推到哪一步?倒推時的過程與原來的變化過程相反嗎?
第二種:
52+(30-24)=58(張)
師:原來這兩個變化的過程可以合二為一嗎?現在比原來少6張,現在有52張,把這少的6張補起來就可以得出原來的張數了,52加6的過程;是不是用的倒推法。我們把它變成了一步倒推的題目了。
③檢驗。
可以寫答了嗎?結果是否正確該如何驗證呢?
3.回顧反思,對比深化
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自主探索解決了這道問題。那么,解決這個問題,大家用的是什么策略?
師:你認為什么樣的情況適合用“倒推”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呢?怎樣運用呢?
小結:如果某種數量經過一系列變化后,已經知道了現在的結果,要求原來的數量,就可以用倒推的策略。先從結果出發,一步一步往前倒推,直至求出答案。在倒推的時候要注意變化順序。(板書:變化順序)
設計意圖:例2問題解決的過程,是一個學生主動探索,深化理解策略的過程。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因為思維的深度參與,必然決定了學生對獲得策略過程的經歷是深刻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摘錄條件進行整理以及討論交流中,逐漸感悟在倒過去想的時候,不僅要逆著事情變化的順序進行,還要注意先把后發生的變化倒回去,再把先發生的變化倒回去,直至事情的原來情況。在匯報交流中,對兩種方法的比較,體會到倒推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策略,但卻是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檢驗答案是否正確,再次讓學生體驗事情的變化是有順序的,從而感悟到有條理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