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6 13:40:53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數學
設計理念:
1、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力求體現出新的課程理念,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學習這些內容,整節(jié)課的教學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fā),加強直觀教學,在生活中學習新知、感悟計量單位,讓孩子在生活中“觸摸”數學。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孩子主動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對這些常用的計量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進率進行梳理、歸類,加深認識已經學過的量及相應的計量單位,認識這些計量單位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3、通過設計各個層次的練習活動,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認識已經學過的量及相應的計量單位,認識長度、面積和體積及其計量單位的聯系和區(qū)別。
2、進一步體會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加深理解各種量相鄰計量單位之間進率的大小。
3、能正確地進行名數之間的改寫,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 欣賞日記,揭示課題
同學們,“五一”長假,六(1)班有個同學寫了這樣一篇日記,一起來欣賞一下(請一生朗讀日記),聽了這篇日記,你覺得文中出現較多的是什么?
對,里面有很多的量。比如:長度、面積、時間等等,其實,我們在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都要接觸各種量,進行各種量的計量,每種量都有它的計量單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量的計量。(板書:量的計量單位)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量,每天都在接觸各種計量單位,新課的出示顯得非常自然]
二、 檢查自學結果,整理計量單位
1、師問:我們已經學過哪些量的計量?
2、 復習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
。1)、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體積單位呢?
容積與體積有什么區(qū)別?容積單位有哪些,它與體積單位有什么聯系?(學生回答后板書)
教師出示一根線段、1個1立方厘米、一個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一個磁盤等實物,讓學生觀察思考:哪些是指長度,哪些是指面積?
。2)、猜一猜:(投影出示)
A、一個正方體的體積是1立方分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它的每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B、用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木塊堆成一個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需要多少塊?把這些小正方體木塊排成一行,有多少長?
。3) 復習進率。
讓學生填寫第118--119頁長度、面積和體積的進率。
提問:你能發(fā)現長度、面積和體積相鄰計量間的進率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回答后,老師就把這三句話推薦給大家:
每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每相鄰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
師問:如果你是小老師,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些計量單位之間的進率呢?(強調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等單位間的進率)
練習口答:(投影出示)★考考你:在( )里填上適當的計量單位的名稱:
一枝鉛筆長176( ), 一個籃球場占地420 ( )
一張課桌寬52 ( ), 一個火柴盒的體積是21( )
六(1)班教室的面積約是48 ( ),一種保溫瓶的容量是2( )
4、復習質量單位
檢查自學,同桌相互批改,反饋自學情況。
提問:你見過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稱哪些物體重量一般要用“克”?請你觀察:老師手里的一袋食用鹽大約重多少?一袋味精呢?
你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是1噸嗎?
。ㄏ笪覀儗W校工地上的1袋水泥是50千克,那么20袋就是1噸)
5、復習時間單位及進率。
時間過得真快,上課至現在已經有十多分鐘了,我們常用的時間單位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交流匯報第119頁上的內容。
師:看了這張表格,你還有什么問題要考考大家?(學生問:1個世紀有多少天?老師鼓勵他們課后去計算一下)
腦筋急轉彎:小明今年五年級啦,今年的2月份剛過了第3個生日,你知道他是幾月幾日出生的嗎?他今年幾歲呢?
你知道今年是閏年嗎?為什么?如何判斷平年還是閏年呢?
(3) 關于時間問題,老師也想考考你:完成練習二十五的第6題,反饋校正
。
[這些計量單位的復習,老師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自學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計量單位,估算多少計量單位,在重點、難點處精心設計練習,同桌學習、小組探究,自學提問,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較好地掌握了這些計量單位。]
6、復習名數的改寫。
估算一下:教室黑板的長是多少(4米),寬呢?(1.20米)
象1.20米,就叫做名數,名數有單名數與復名數之分,請你分別寫一個,同桌交流一下。
在實際計算中,我們要進行名數的改寫,名數之間的改寫要注意些什么?看書,在書上找到相關的句子。
完成書上的例題1。邀請同學上臺進行講解(強調解題的過程)
講評時強調兩點:一要注意:什么單位之間的改寫。
二要注意:他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鞏固練習:完成書上的做一做。
教師小結:這里的每組題有什么聯系與區(qū)別?要注意些什么?
[名數的改寫是一個難點,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當小老師,上臺講解。旨在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教師再強調注意點,改變了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
四、綜合練習,鞏固知識
游戲練習:
1、在老師的材料袋里摸一張紙條,然后考考你的同學:
。1)、一張郵票的面積大約是8平方分米。( )
(2)、每年都是365天。( )
。3)、小明的身高約是1.56米,體重約是39克。( )
。4)、一個油桶的容積是20平方分米。( )
(5)、體積單位比面積單位大。( )
。6)、2.25時=2小時25分( )
2、投影出示:把左右兩邊相等的連一連:
4噸500千克 2時15分
4噸50千克 2時9分
4.05噸4 1/20 噸 2.15時 2 3/20時
4050千克 2 1/4 時
4500千克 215分
4 1/2 噸 135分
五、走進生活,拓展應用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哪些收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玩,請你拿出自己帶的實物,觀察一下,用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獲得的信息。好嗎 ?
[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生活中到處有數學知識,較好地掌握了計量單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新知。]
教后反思:
這是一節(jié)復習課,教學時我把目標定位于讓學生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進行學習,而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記計量單位及進率,這與新的課程標準強調教學過程應該讓學生親歷,讓他們經歷深層思維的形成過程是相吻合的。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創(chuàng)生教材:教學時,教師一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教具、實物,讓學生對抽象的計量單位有一定的理解,同時,讓學生自帶實物進行學習,學生在平時吃的暑片、可樂等實物上見到了克、千克(g、kg)、升、毫升等計量單位,對新課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真正“觸摸”了數學,拓展了課堂知識。
2、激活學生:課堂上,這些計量單位的復習是在學生自學反饋的基礎上完成的,老師只是幫助梳理了一下,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學得非常輕松。教師是真正意義上的組織者、引導者。
3、評價激勵:教學過程中的師生評價、小組評價、同桌評價等等,讓學生經歷了對生活經驗的感悟過程和對數學知識的思考過程,在學生親身感受的過程中,較好地實現了本課的情感目標。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