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7 18:47:22 下載試卷 標簽:蘇教版 六年級 語文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的學習習慣。
2.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懂得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逐步養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
教學時間:二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談話。
二、觀察第一頁三幅圖
要求按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說說圖上有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這時會想些什么?
交流:
第一幅 地點:天文臺;老師與學生參觀的是我國古代的天文儀器。看到儀器,想到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感到驕傲。
第二幅 在天文臺的天文展覽館內,墻上照片的內容:宇宙中天體或星球的照片。想到的:體現學生熱愛科學、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就行。
第三幅 教師先介紹一點碑刻的知識: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圖畫,這些文字或圖畫大多出自著名書法家或書畫家之手,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后檢查學生怎么想怎么說?
三、觀察第二三頁的圖畫
要求:學生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說說圖上的人物、地點,圖上的同學在干什么,會怎么想,有什么意義?
檢查:
(第一行:游覽黃山和漓江的感受、參觀植物園的收獲、與珍禽嬉戲的樂趣。
第二行游覽中山陵和莫高窟;大海圖,抓住大海波瀾壯闊的特點,聯系我國海域遼闊、海岸線很長的情況,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第三行圓明園遺址圖,簡要說說圓明園在什么地方,它的藝術價值以及被英法聯軍焚燒的經過,及自己的感受。
故宮遠視圖。抓住故宮的規模雄偉、建筑技術高超的特點。)
四、教師小結: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不僅可以從課堂上獲得,從課本中獲得,還可以走出課堂、走出課本,在社會上、在大自然中獲得,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自然界里的各色景觀,處處有學問,處處有語文。在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上,我們還學會讀社會和自然這本無字的書,這就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道理所在。我們同學從小就要養成在生活實踐中運用所學語文的良好習慣。
第二教時
一、學習第四、五頁圖畫。
1、要求學生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圖最后觀察。
2、檢查:
(學校的閉路電視系統,左邊是控制室,幾位同學可以通過屏幕,知道全校的情況,也可以把信號傳送到預定地點。
學校的電視臺的播音室,通過攝像機和專門的線路,把畫面和聲音送到控制室,進行處理。控制室播音室的同學怎么樣工作?
第二行 同學在干什么,寫字、握筆姿勢,表情等?教師地站立寫字、懸腕的要求給予提示。
右邊的圖 先說說圖上的背景和參賽學生 外貌、神態,再指名演講表演,學生給予評價。
第三行右邊的圖 先說背景,再說說人物在干什么,然后請學生討論古詩文課外活動可安排哪些形式,教師給予提示,如集體或單獨朗誦、背誦;配樂朗誦、背誦;突出某一主題的朗誦、背誦;指定某一作者作品的朗誦、背誦;抽簽朗誦或背誦某一詩文等。指名選擇其中某一形式當堂表演。
右邊方框圖 說說圖上有誰,在干什么?黑板報質量怎樣?并結合班級的黑板報說說怎么樣選擇內容、確定欄目和設計圖案,其余學生進行評價。
左上角的圖 結合本班的手抄報,談談感受,提提建議。
右上角的圖 學生展開想象進行說話。)
二、教師小結:
語言和文字統稱語文,是人類獨有的工具。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從課本上學習語文,還要不斷拓寬學習語文的渠道,學會讀無字的書,學會在實踐中運用語文,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真正發揮語文這個工具的作用。
三、作業
根據自己的實踐做一張手抄報。
板書: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在實踐中運用語文
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
教學后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