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7 23:04:26 下載試卷 標簽:教案 語文
第八單元 告別童年
教材分析
本單元收錄了《我們上路了》《學步》《在學校的最后一天》《萬歲,母校》《童年的朋友》這幾篇文章都展現了成長過程中的精彩片段,體現了成長中對美好往事的眷戀。這幾篇文章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告別童年走向成熟的主題。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在朗讀過程中,能比較準確的表達作者思想感情。體會不畏艱險,勇敢而又腳踏實地走上人生旅途的哲理;師生之間難舍難分的感人之情;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情。學習抓住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學習作者生動細膩而又飽含感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在朗讀過程中,能比較準確的表達作者思想感情。體會不畏艱險,勇敢而又腳踏實地走上人生旅途的哲理;師生之間難舍難分的感人之情;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情。
課時分配:
我們上路了 1課時
學步 2課時
在學校的最后一天 1課時
萬歲,母校 1課時
童年的朋友 1課時
我們上路了
教材分析
本課描繪我們邁著稚嫩的腳步上路,前面可能會遇到美麗或遇到挫折,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堅定信心,勇往直前,腳踏實地的去開辟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能夠運用聯想、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體味詩人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內涵。
教學難點
體味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構想
通過談話導入本課內容,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內容,理清全詩結構。學生再讀深入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寫批注,體會全詩思想。在通過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件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憶,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滿著令人感動的豐富情感。成長中我們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們頻頻向童年揮手作別,走向我們自己的路。
板書課題《我們上路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初讀全詩(借助工具書,掃除朗讀障礙、把句子讀準、讀通順)
3、指名讀課文。
4、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三、理清全詩結構
1、請學生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么?用筆標出來。
2、學生通過朗讀,全文分三部分(第一節:雖然我們很稚嫩,但我們還們還是上路了;第二節:路上可能遇到美麗也可能有挫折,但我們決不后退;第三節: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腳踏實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讀課文,加深學生對全詩整體結構的認識。
四、深入理解詩句,體會全詩思想。
1、自由讀每一部分內容,邊讀邊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觸作上記錄。
2、在小組內交流。
3、在全班進行交流:
(1)教師重點點撥“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象征的意義。
相思鳥:指美麗的愛情;
金孔雀:象征成功的事業;
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向往;
曼陀鈴:預示著“我們”富有情趣的生活。
(2)理解“風、雨、雷鳴電閃”各比喻了什么?(生活中的困難、學習中的挫折等艱難考驗。)
4、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
(1)自由用喜歡的方法朗讀。
(2)在班級表演讀。(師配樂)
五、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1、請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己創作一首同一題材的小詩或者替作者補寫其他你覺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節。
2、給學生時間練筆,然后請學生在班上朗讀。
3、總結:這節課,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告別父母,告別呵護,告別童年獨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際遇順逆交錯但不能因此畏縮不前,要勇往直前,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作業設計:
完成《基礎訓練》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我們上路了
相思鳥:指美麗的愛情;
金孔雀:象征成功的事業;
橄欖樹:指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美好向往;
曼陀鈴:預示著“我們”富有情趣的生活。
課后反思: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