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8 16:17:46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語文
《爺爺的氈靴》
教學目標:
1、了解爺爺氈靴的曲折經歷,找到氈靴的曲折經歷對我產生的不同感受。
2、理解爺爺對氈靴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及對小作者的深刻影響。
3、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掌握文中的兩條線索。
教學重點:用細膩的語言,賦予變化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掌握文中的兩條線索。
跟老師一起學
1、你一雙靴子穿幾年?可是普里什文的爺爺一雙氈靴竟然穿了10來年,讓我們看看這不同尋常的氈靴吧!
2、作者簡介:普里什文:(1873-1954),俄羅斯著名文學家。
3、讀文,劃分段落。
全文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1-4),寫最開始“我”對爺爺氈靴的感受。
第二部分(5-10),寫爺爺得了腿病后,“我”對氈靴的感受。
第三部分(11-13),寫爺爺想辦法使氈靴完好如初,“我”對氈靴產生了新的感受。
第四部分(14-結尾),寫爺爺的氈靴派上了用場。
默讀課文,思考問題。
(一)本文的線索是什么?
一條主要線索就是“我”對爺爺的氈靴產生的那些想法。另一條是文章最后一句話。
(二)“我”對爺爺的氈靴產生了哪些想法?
開始爺爺的氈靴穿了好多年,破了修修補補,又跟新的一樣,以至于在孩子的心里產生“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后來爺爺的腿痛,需要穿著氈靴下河,氈靴損壞得很厲害,我又想:世間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然而,爺爺用冰把氈靴凍得更結實了,于是我重又產生了那種想法:說不定爺爺的氈靴是永遠不會完結的。春天來了,冰化了,爺爺的氈靴散成了一攤,爺爺終于扔掉了氈靴,它的殘余成了小動物的溫馨的窩,長大后,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鳥窩時,我總要像兒時那般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三)這些想法在文中多次出現,有何意義?
這些想法在文中多次出現,從而把文章組織起來。從內容角度看,這些句子表現了爺爺對氈靴的珍惜和“我”對爺爺的理解過程。句句飽含感情。
5、生活中會有一些東西和事情讓我們銘記一生,希望在一些時刻我們能用它來勉勵自己!
6、作業:《×××的_________》
【模擬試題】(答題時間:30分鐘)
一. 給下列多音字組詞
diào( ) hé( ) pēn( ) xiáng( )
調 荷 噴 降
tiáo( ) hè( ) pèn( ) jiàng( )
chuán( ) chǔ( ) dí( ) mú( )
傳 處 的 模
zhuàn( ) chù( ) dì( ) mó( )
二. 形近字組詞
卓( )亢( )詛( )莫( )
桌( )炕( )沮( )模( )
蠻( )券( )唉( )倦( )焰( )
蜜( )卷( )挨( )蜷( )陷( )
三. 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1. 持續 繼續 連續 陸續
觀眾們( )走進體育館觀看乒乓球比賽。首先,進行的是男子單打比賽,在決定勝負的最后一分,兩個運動員( )抽打十幾個來回才見分曉。接著,( )進行女子雙打比賽。運動員們精湛的球技,博得了觀眾一片喝彩,掌聲( )了整整一分鐘。
2. 壯烈 激烈 猛烈 勇猛
戰斗打響了,我們向敵人發起了( )的進攻。戰士們懷著滿腔怒火,( )地沖上高地,經過一場( )的戰斗,我們勝利了。在這次戰斗中邱少云( )犧牲了,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3. 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 不是……就是……
既然……就…… 只有……才…… 與其……不如…… 不論……都……
(1)( )他剛滿4歲,( )已經懂得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了。
(2)( )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我們的生活( )會有意義。
(3)( )遇到什么情況,他( )能對付。
(4)( )狐貍很狡猾,( )尾巴畢竟藏不住。
(5)( )你答應人家,( )一定要辦到。
(6)( )托人帶信去,( )立即打個電話告訴他。
(7)( )鋼板多厚、多硬,激光( )能輕而易舉的切割它。
四. 閱讀下列短文,完成練習
松 樹 贊
自古以來,有很多人歌頌松樹,贊美松樹,這是因為它具有崇高的風格——共產主義風格。
松樹有極強的生命力。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起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它不怕環境惡劣,不被困難嚇倒。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它依然神采奕奕,無憂無慮地成長。
松樹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松樹長大了,它的樹干是用途很廣的木材;它的葉可以提制油料;它的脂液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它的根和枝是很好的燃料。夏天,它的枝葉為人們遮住了炎炎烈日;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總之一句話,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
要求于人的很少,給予人的卻很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青少年朋友們要和松樹一樣,成為具有崇高風格——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期望。
1、作者是用__________的方法來敘述松樹的風格。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運用了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兩種修辭手法。
3、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里都運用了破折號,它表示下面哪一種意思?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
①表示音節的停頓或延長 ②表示對上文的解釋的說明
③表示意思的遞進 ④表示意思的轉折
4、給短文分段,并寫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一. 給下列多音字組詞。略
二. 形近字組詞
卓(卓越) 亢(亢奮) 詛(詛咒) 莫(莫名)
桌(桌子) 炕(火炕) 沮(沮喪) 模(模子)
蠻(蠻干) 券(入場券) 唉(唉聲嘆氣) 倦(疲倦) 焰(火焰)
蜜(蜜糖) 卷(卷心菜) 挨(挨打) 蜷(蜷縮) 陷(陷害)
三. 選擇合適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1. 持續 繼續 連續 陸續
觀眾們(陸續)走進體育館觀看乒乓球比賽。首先,進行的是男子單打比賽,在決定勝負的最后一分,兩個運動員(連續)抽打十幾個來回才見分曉。接著,(繼續)進行女子雙打比賽。運動員們精湛的球技,博得了觀眾一片喝彩,掌聲( 持續)了整整一分鐘。
2. 壯烈 激烈 猛烈 勇猛
戰斗打響了,我們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戰士們懷著滿腔怒火,(勇猛)地沖上高地,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我們勝利了。在這次戰斗中邱少云(壯烈)犧牲了,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3. 因為……所以…… 雖然……但是…… 不是……就是……
既然……就…… 只有……才…… 與其……不如…… 不論……都……
(1)(雖然)他剛滿4歲,(但是)已經懂得對人要有禮貌的道理了。
(2)(只有)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我們的生活(才)會有意義。
(3)(不論)遇到什么情況,他(都)能對付。
(4)(雖然)狐貍很狡猾,(但是)尾巴畢竟藏不住。
(5)(既然)你答應人家,(就)一定要辦到。
(6)(與其)托人帶信去,(不如)立即打個電話告訴他。
(7)(不論)鋼板多厚、多硬,激光(都)能輕而易舉的切割它。
四. 閱讀下列短文,完成練習
松 樹 贊
自古以來,有很多人歌頌松樹,贊美松樹,這是因為它具有崇高的風格——共產主義風格。
松樹有極強的生命力。不管是在懸崖的縫隙間,也不管是在貧瘠的土地上,只要有一粒種子,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起來。在成長的過程中,它不怕環境惡劣,不被困難嚇倒。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它依然神采奕奕,無憂無慮地成長。
松樹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松樹長大了,它的樹干是用途很廣的木材;它的葉可以提制油料;它的脂液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它的根和枝是很好的燃料。夏天,它的枝葉為人們遮住了炎炎烈日;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道路。總之一句話,它的確是做到了“粉身碎骨”。
要求于人的很少,給予人的卻很多,這就是松樹的風格。
青少年朋友們要和松樹一樣,成為具有崇高風格——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期望。
1、作者是用 借物喻人 的方法來敘述松樹的風格。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運用了① 擬人 ② 排比 兩種修辭手法。
3、作者在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里都運用了破折號,它表示下面哪一種意思?請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③ )
①表示音節的停頓或延長 ②表示對上文的解釋的說明
③表示意思的遞進 ④表示意思的轉折
4、給短文分段,并寫出段意。
答: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很多人贊美松樹的風格。
第二段(第二—四自然段):松樹有極強的生命力,自我犧牲的精神,要求于人的很少,給予人的卻很多。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希望青少年朋友們要和松樹一樣,成為具有崇高風格——共產主義風格的人。
【勵志故事】
智者和愚者
眼前,大路小徑縱橫交錯,如一張令人迷惘的網。
人人都得走過這張網。
一位智者和一位愚者走到了這張網跟前。
智者彎下養尊處優的身子,顯出頗有教養的神情,從容不迫地理起網來。他要找出一條路,走過那張迷人的網。
愚者停下腳步,四下打量權衡之后,果敢地跨出腳步,向那張網走去。他要踩著那張網,朝著自己的目標,走出自己的路。
多少時間過去了。
愚者已衣衫破爛,身上帶著血痕,那張網卻已在他的背后。由于踏出了一條新的帶血的路,那張錯綜的網更顯得錯綜復雜。駐足回眸,他如行者般從容地整理著自己的衣衫,又準備踏上新的旅程——盡管路上布滿荊棘。
智者仍在那張網中小心翼翼地理著,在尋覓著別人走過的路。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