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8 16:38:59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1~2課時)
一、齊讀課題,導入課文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方志敏的照片:這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
板書:方志敏
2、方志敏是誰?你們知道嗎?
閱讀方志敏生平簡介
方志敏同志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也是我國早期革命的領導人之一。他是中國共產黨江西省組織的創始人之一,是閩浙贛革命根據地和紅十軍的創造者。
1900年農歷八月十三日,方志敏出生于江西省弋陽縣湖塘村。
方志敏同志1923年入黨,“兩條半槍鬧革命”。1935年1月24日,在北上抗日途中,由于叛徒的出賣,方志敏同志在皖浙贛交界的隴首村被捕,堅貞不屈,拒不投降。在敵人的監獄里,方志敏用敵人讓他寫“供詞”的紙筆,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寫下了傳世之作《清貧》和《可愛的中國》等,成為教育后代的生動教材。
聽了方志敏的介紹后,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3、今天,我們學習方志敏的被捕時的故事,就是由方志敏作品《可愛的中國》 出示課題:“可愛的中國” 學生讀課題
(可愛的中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帶著問題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生字新詞: 字形:
三、緊扣課題,尋找句子
“課題中,有可愛這個詞語,首先,讓我們用心快速默讀課文,畫出表示中國可愛的句子。”(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找書上的有關句子。)
交流:(學生應該找到這3段話 不按照順序)
句子1:朋友!中國是養育我們的母親。你們覺得這位母親可愛嗎?我想你們有和我一樣的見解,都覺得這位母親是蠻可愛蠻可愛的。
(誰能來讀好這句話? 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的可愛呢? 學生交流 讀)
句子2:中國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萬里長城和開鑿了幾千里的運河,這就證明中國民族偉大無比的創造力!
(誰能讀好它? 你又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中國可愛的呢? 教師小結 讀)
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的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 一起讀好這段話。 )
三、自讀感悟,圈畫句子
“剛才,大家用心讀了課文,找了描寫中國可愛的句子。這些文字,都是70年前方志敏在監獄中寫的。那么,70年前的中國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呢?”請大家帶著問題再用心快速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學生自由讀課文 并找出有關句子)
四、介紹圖片,了解背景
遵循“文字——畫面——文字”原則,老師向大家介紹70年前中國的情況。
(讓學生先讀課文找句子,再播放錄象,老師介紹圖片,再讓學生交流)
五、精讀感悟,組織交流
好的,我們來交流一下70年前中國的情況,也就是書中寫到的中國(板書:目前)的情況。
(不按照順序)
段落1:第2小節(只要學生講到,全部先出示)
聽著!朋友!母親躲到一邊去哭泣了,哭得傷心得很呀!她似乎在罵著:“難道我四萬萬七千萬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嗎?難道他們真像著了魔的獅子,一天到晚地睡著不醒嗎?難道他們不知道用自己的偉大的團結力量,去與殘害母親、剝削母親的敵人斗爭嗎?難道他們不想將母親從敵人手里救出來,把母親也裝飾起來,成為世界上一個最出色、最美麗、最令人尊敬的母親嗎?”朋友,聽到沒有母親哀痛的哭罵?是的,是的,母親罵得對,十分對!我們不能怪母親好哭,只怪得我們之中出了敗類,自己壓抑自己,眼睜睜地望著我們這位挺慈祥美麗的母親,受著許多無謂的屈辱和殘暴的蹂躪!這真是我們做孩子們的不是了,簡直連一位母親都愛護不住了!
( 4個“難道 ?”變顏色,你從4個難道了解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 母親似乎在罵什么?
讀學生交流 )
(你還從哪里看出當時的情況?具體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讀)
段落2:第3小節(只要學生講到,全部先出示)
朋友,從崩潰毀滅中,救出中國來,從帝國主義惡魔生吞活剝下,救出我們垂死的母親來,這是刻不容緩的了。但是,到底怎樣去救呢?我想,欲救中國民族的獨立解放,決不是哀告、跪求、哭泣所能濟事,而是喚起全國民眾起來斗爭,都手執武器,去與帝國主義進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戰爭,將他們打出中國去,這才是中國惟一的出路,
也是我們救母親的惟一方法,你們說對不對呢?
(1、讓我們來看這一句。齊讀。交流(抓“刻不容緩”) 聽聶耳在國歌中寫到的 播放國歌部分
2、聽到雄壯激昂的國歌,你會怎樣去讀好下面的話呢? 3、如果你是當時一個有血有肉的中國人,你會怎樣做?
學生交流 抓住兩個“惟一”)
段落3:第4小節開頭:
不錯,目前的中國,固然是江山破碎,國弊民窮,但誰能斷言,中國沒有一個光明的前途呢?
(只要讀讀就可以了)
在這個過程中,隨機完成板書: (屈辱 ……)(白色)
六、感悟將來,激情朗讀
70年前的中國江山破碎,國弊民窮,盡管方志敏在監獄中受盡了苦難,但是他對中國的(板書:將來)來還是充滿了希望,你們找到了那一大段話了嗎?能用齊聲朗讀讀給老師聽嗎?(學生齊讀)
出示段落
“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的民族就可以無愧色地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地攜手了。”
(1、誰來談談讀了以后的初步感受?
2、歡歌、笑臉、富裕、康健、智慧、友愛、生之快樂、明媚的花園”變顏色,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你的心情怎樣?你知道這些詞語都是表示什么的呀?(學生交流)
3、“悲嘆、哭臉、貧窮、疾苦、愚昧、仇殺、死之悲哀、凄涼的荒地”變顏色,我們再來讀讀這些詞語,你的心情怎樣?這些詞語又都是表示什么的呀?
4、8個“代替了”變顏色,
當一切美好的事物代替了丑陋的事物,那時候的中國會是一個怎樣的中國?(學生交流)5、(引讀) “活躍的創造、日新月異的進步”
我們民族就可以 —— 而生育我們的母親 —— 讀)
相機完成板書:(歡歌 …… )(紅色)
七、感悟自信,照應開頭
方志敏說這段話的時候,充滿了自信。(出示最后一節,從“自信”這個詞語你看出什么? (學生交流)
是的,這種自信,來自于方志敏對祖國母親愛 讓我們再滿懷深情地讀讀第一小節。 老師小結。
(板書:深沉、執著) 再讀課題。
八、激情總結,寫話訓練。
1、播放閱兵式和兒童成長錄象 2、請學生介紹近幾年中國的成就 3、寫話訓練
4、學生交流 5、老師歸納
九、自主選擇,完成作業。
1、把完整的《可愛的中國》這篇文章去讀一讀。
2、摘錄課文中的佳詞佳句。
3、寫寫自己學完課文后最深的感受。
4、為方志敏畫一幅畫像。
板書設計:
目 前 屈 辱 ……
可 愛 的 中 國
深沉 執著
方志敏簡介
方志敏(1899-1935)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杰出的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1899年8月21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十六)生于江西弋陽縣漆工鎮湖塘村。7歲入私塾。1916年秋,考入弋陽縣立高等小學。在校組織進步團體“九區青年社”。1919年夏,與邵式平等發動組織本校學生開展反帝愛國斗爭。同年秋,考入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預科班。次年,升入應用機械科學習。為該校學生自治會負責人。1921年春,因領導該校學生反對腐敗教育,要求教育改革而被校方開除。不久,加入江西“改造社”,為《新江西》季刊的主要撰稿人。同年秋,考入教會學校九江南偉烈大學。
詩一首
雪壓竹頭低,
低下欲沾泥。
一朝紅日起,
依舊與天齊。
【賞析】
高風亮節,剛毅無畏
1935年1月,方志敏率領紅軍先遣隊北上抗日,遭遇七倍多的敵軍阻截。在浙皖贛三省的交界處突圍時,天降大雪,竹子枝梢被積雪壓得低垂。方志敏見到此景,頓時生情,作詩與戰友共勉。
上聯“雪壓竹頭低,低下欲泥土”,寫厚厚的積雪把竹子壓得很低,它們的枝梢快要碰到地面了,形容雪下得非常大,壓得竹子快要承受不住了。下聯“一朝紅日起,依舊與天齊”,寫一旦天晴雪霽,竹子又將伸直枝梢,展現其剛毅不屈、昂揚浩氣的性格。竹子的性格,歷來受到騷人墨客的褒揚,也一直激勵人們要不屈不撓,要大節無虧。竹子堅忍的特點,使作者感觸很深。
這首詩在藝術上構思精妙,并著力于意境的創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繪的竹子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統一體,讀后能清晰地看見詩歌描摹的那幅畫面,并能帶來更多的想象。《無題》意境的創造,主要是作者有著常人不具有的那種高度的思想境界。作者是著名的共產黨人,其政治生涯充滿了艱難困苦,堅定的信念又使他具有不畏困難、戰勝困難的非凡勇氣和堅強意志,因此他對客觀事物的把握、認識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由于這種素養,即使他帶兵打仗遇到極端困難時也不會低頭,更不會喪失斗爭意志。他看到“雪壓竹頭低”時,并不為這一時的現象所左右,而是透過表象去發現事物的本質特征,所以作者就能準確把握當時并未發生的“一朝紅日起,依舊與天齊”發展趨勢。作者對竹子的獨特理解和感受,善于從中捕捉詩意,通過最恰當的表達發式,達到了寫景與抒情的完美結合。
為了可愛的中國
從身陷囹圄到慷慨就義,方志敏度過了6個多月的鐵窗生涯。在獄中,敵人采取各種威逼利誘的卑劣手段,多次對他進行勸降。方志敏回答的卻是:“吃人的國民黨,你想我投降?呸,你是什么東西,一伙強盜!一伙賣國賊!一伙屠殺工農的劊子手!我是共產黨員,我與你勢不兩立,我要消滅你,豈能投降你?”這時繆敏亦被捕關押在南昌女子監獄。敵人又企圖用親情關系來誘降。父親說:“……我與我妻的愛情不壞,因為,我們是長期同患難的人……”為了擊破敵人的勸降陰謀,他倆始終未見面。兩個月后,敵人將方志敏從污穢不堪的三等號移至獄中“優待號”。在“優待號”里,他以堅定的信仰和過人的膽略,爭取了“優待號”中的胡逸民、代理看守所長凌風梧、看守所文書上士高家駿、看守班長及許多看守兵和衛兵。還有原國民黨軍第二十一師師長、因率部投奔方志敏未成而被囚禁“優待號”的同學等,他們都敬仰方志敏,為他個人越獄提供了條件。但方志敏卻希望與劉疇西、王如癡、曹仰山或更多的同志一起越獄。于是,他又一次失去了生的機會。
為了同敵人爭奪時間,方志敏巧妙地避開敵人的耳目,利用敵人提供勸降用的紙筆,以鋼鐵般的意志,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我從事革命斗爭的略述》、《贛東北蘇維埃創立的歷史》、《清貧》等十多篇共13余萬字手稿,為黨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革命遺產。
蔣介石見誘降方志敏的陰謀失敗,加之蘇聯共產黨打電報給他要求釋放方志敏,于是當即復電,說方志敏已經被殺。然后又當即下達了秘密處死方志敏的命令。
1935年8月6日凌晨,沉悶的空氣令人窒息。一群全副武裝的匪兵將方志敏反銬雙手,押出獄中。方志敏意識到最后的時刻到了。他神色泰然,從容地向外走去。刑場就是贛江邊的下沙窩。方志敏那魁梧的身軀,猶如挺拔的青松,高高地屹立在贛水之濱。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江西人民的好兒子,終于為可愛的中國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時年36歲。
光華永駐人間
父親的艱苦奮斗、流血犧牲為中華兒女樹立了光輝榜樣,他的錚錚鐵骨、耿耿丹心永遠銘記在人們心里。
黨中央、毛主席對父親給予了崇高評價。1937年1月黨中央機關報《斗爭》出了一期“紀念民族英雄方志敏專號”,發表了悼念文章,表彰他的英雄業績。毛主席曾多次無限深情地說:“方志敏同志犧牲了,志敏同志可惜了。”又說:“是王明路線斷送了他,王明路線把好多好同志都斷送了,像方志敏、何叔衡、劉伯堅。”1965年,毛澤東親自為父親題了墓碑。
抗日戰爭期間,敬愛的周恩來同志和葉劍英同志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工作,面對白色恐怖,經常用父親堅強不屈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向辦事處工作人員進行革命氣節教育。葉劍英同志還在父親的一張遺照上題詩:
血戰東南半壁紅,
忍將奇跡作奇功;
文山去后南朝日,
又照秦淮一葉楓。
一次,周恩來同志在講到父親時,當場背誦了葉劍英同志這首詩,用以勉勵大家。當時在場的年輕同志深受教育,都跑到葉劍英同志那里,把這首詩抄在自己的本子上,用以自勵。
郭沫若同志讀到葉劍英同志的這首詩,即時揮筆,和了一首:
千秋青史永留紅,
百代難忘正學功;
縱使血痕終化碧,
弋陽依舊萬株楓。
楓樹,高大挺拔,葉紅似火,正是父親光輝形象的逼真寫照。
1955年,黨中央作出尋找父親遺骨的指示,江西省委成立了“方志敏遺骨調查領導小組”,開始了周密細致的尋查工作。為了尋找和安葬父親的遺骨,先后竟然達20年時間。
1965年,父親就義30周年,曾準備舉行他的遺骨安葬儀式。不久,一場浩劫席卷中華大地,儀式未能舉行。粉碎“四人幫”后,1977年8月6日,在父親犧牲42周年的時候,經黨中央批準,江西省委、省革委會為父親舉行了隆重的遺骨安葬儀式。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鄧小平、葉劍英等黨和國家許多領導人送了花圈。父親的陵園位于南昌市北郊梅嶺山下,墓前豎立著毛主席的題字:“方志敏烈士之墓”。
1997年1月29日,****總書記在中共中央紀委第八次全會上引用父親遺著《死——共產主義的殉道者的論述》中的話:“為著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為著黨的事業的成功……我能舍棄一切,但是不能舍棄黨,舍棄階級,舍棄革命事業。”江總書記說:“這是何等堅定的革命信念!何等高尚的精神情操!……我們每個同志都要有這樣一種精神,這樣一種浩然正氣。”
今天,父親已經犧牲64年。64年來,他的崇高品德和革命精神以及他的遺著,教育了千千萬萬的革命人民,哺育了千千萬萬的革命英雄。《可愛的中國》再版,并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發行儀式。1984年,鄧小平同志為父親文集題寫了書名《方志敏文集》。《清貧》已被編入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凡出生于新中國的兒童,成長于紅旗下的青少年,從小學到中學都受過方志敏烈士遺著《清貧》的熏陶。人們熟知其中一句話:“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千秋青史永留紅
今年8月21日,是父親百年誕辰紀念日。可他已離開了我們64年了。回顧漫漫人生之路,我們兄妹歷盡人間滄桑。當年父親遇難時,二哥方英由外婆陪著在弋陽坐牢,梅妹改名換姓放奶媽家撫養,我由方榮年姑姑帶著躲在山上,被敵人抓獲后,關進了上饒監獄,直至國共兩黨合作,才被黨中央派人營救出獄。后來母親帶著我和二哥方英輾轉到達延安。解放之后我和二哥被黨送往前蘇聯留學,我在莫斯科包曼工業大學學習,二哥在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直至1957年學成回國,被組織上分配到江西工作。
如今,我已經進入了花甲之年,我們兄妹當中只剩下我和梅妹兩人(大哥方松于1950年在南昌被國民黨特務所害,二哥方英于1988年與世長辭,方蘭死于第五次反“圍剿”之中)。對于我們的后代,我始終向他們灌輸父親那甘守清貧、淡泊名利的思想,督促他們養成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我將父親的遺像懸掛在正堂上,一者對照自己的行為,二者讓孩子們進出門天天都能看到爺爺那高大、嚴峻的光輝形象,使他們記住“清貧”家風,從而產生一種光榮感、使命感、責任感來敦促自己刻苦學習。
我常用父親的高潔志向來教育孩子們,引導他們立志成才。在他們的臥室兼書房內,墻上貼著一幅醒目的他們爺爺少年時自擬的對聯:“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園栽四物青松翠柏竹梅蘭”,以此來教育他們不忘前輩那崇文尚武、愛國愛民的崇高精神,用爺爺的高潔志趣來陶冶孩子們的情操,發展其個性。我常勸他們說:“你們一切從零開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靠自己的力量去和別人公平競爭。”
可以告慰父親英靈的是,方家后代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正在以他們的青春和熱血,完成先烈們的遺愿為建設一個繁榮富強可愛的中國貢獻他們的一切!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