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9 00:04:30 下載試卷 標簽:數學教材 一年級 蘇教版 教材 數學
分一分”教學簡單的分類活動。分類是把研究對象按某種“標準”分成幾部分。按照某一標準,凡分在同一部分的物體,都具有相同點;凡分在不同部分的物體,都具有相異點。分類和比較是相隨相伴的,分類離不開比較,分類能促進比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時安排“分一分”的教學。分類也是認識事物、現象本質特征的思維方法,沒有分類就沒有整體與部分,就沒有加減乘除;沒有分類就無法研究幾何形體,也無法進行統計。
本單元把學生熟悉的物體作為分類的對象,如食品、玩具、書本、動物、交通工具、樹葉等。大多數學生都知道這些物體的名稱、用途和特點,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初步體驗簡單的分類,學習分類的方法,為以后學習數學打基礎。
1? 例題的教學重點是體會分類的思想。
例題呈現一幅商店里擺放商品的圖片,其中的許多商品不僅擺放得整齊,而且是相同的商品擺在一起,不同的商品分開擺放。讓學生觀察這些商品是怎樣擺放的,并思考這樣擺放的好處,從中初步體會什么是分類、為什么分類和怎樣分類。盡管教學中不出現“分類”這個詞語,也能實現這種數學思想的教學目的。
例題的教學不能草率,要通過“你能說說商店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對相同的物品擺在一起,不同的物品分開擺放有什么好處的交流,要充分一點。
2? “想想做做”是有層次地安排的。
前兩道題的分類標準都是惟一的,讓學生在分一分的活動中體會同一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惟一的(即人人都相同的)。第1題的標準是題目中明確告訴學生的“在水中生活”,教學時要注意三點: 一是讓學生準確理解“能在水中生活”的意思。狗雖然會游水,但不在水中生活;青蛙雖然經常在岸上,它能在水中生活。二是如果有學生不認識的動物,應該告訴他們。三是圈出有關的動物并校對以后,還要讓學生說說,11個動物分成幾部分,是按什么分的。其中一部分動物怎樣,另一部分怎樣,從而體會分類。第2題分一分的標準是通過“它們各在哪里行駛”加以提示的。先讓學生逐一說說名稱和用途,各在哪里行駛。然后思考應該按什么分,分幾部分,哪幾部分。在分的時候,可以畫不同的記號。如陸地上行駛的車輛下面都畫“?”,水上行駛的船只下面畫“○”,天空飛行的飛機下面畫“△”。第3題學生可以按形狀和顏色把樹葉分成三類,體會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第4題的分類標準讓學生確定,進一步體會不同標準下的分類結果是多樣的。可以按性別分成男孩和女孩;可以按衣服顏色分成穿紅衣服的和穿黃衣服的;還可以按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分……第5題引導學生以分類的思想整理書包和房間,既培養良好的習慣,又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