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9 10:31:24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數學
目標
1.經歷用不同工具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表象,掌握用厘米做單位的測量方法.并會進行實際測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老師接到了新成立的動物學校校長長頸鹿的電話,他們也想購買一批
和我們一樣的桌椅,可長頸鹿校長不知道買多大的,他想讓咱們同學幫忙測量一下我們的桌子有多長,你們愿意幫忙嗎?
二、通過學生利用不同的工具測量桌子的長度,引出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
1.同學們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進行測量,同桌之間互相說說測量的結果.
2.匯報測量結果:
……
3.教師提問
都是測量桌子有多長,為什么他們得到的數不一樣呢?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三、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1.觀察尺子,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2.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有多長.
3.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長.
4.找一找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5.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多長(為估計作準備)
四、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掌握測量的方法,并能比較準確地估計物體的長度.
1.試著測量數學書的寬度,同桌之間互幫互學.
2.學生自己介紹測量的方法及結果.
教師總結測量的方法:一端對準0刻度,另一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3.出示一把斷了的沒有0刻度的尺子.
教師提問:用這個尺子能進行測量嗎?怎么測?
強調:一端對準0刻度的測量方法只是我們實際測量中常用的方法,因為這樣便于讀數,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4.出示幾個測鉛筆長度的例子,讓生判斷對錯.
五、小組合作,進行估計和測量.
1.小組自主選擇幾件學具,先進行估計,然后再測量,并將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提示:首先要進行分工:大家一起估計,再由一名同學負責測量,并由另一名同學進行驗證,最后由一名同學將結果記錄下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