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9 16:14:10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學目的:
1、初步學會從簡單的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根據數學問題列出乘法算式,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并應用乘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的數學問題,并能列出乘法算式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溝通加法、乘法的聯系
第一組練習:
3+3+3+3=□×□ 5+5=□×□
6+6+6=□×□ 4+4+4+4+4=□×□
完成算式,并說說等號左右兩邊算式表示的意義。
你發現了什么(形式不同,意義相同)
小結:乘法是由加法而來,是比加法更簡便的形式,它們表示的意義都相同,都表示“幾個幾相加”
第二組練習
3個5相加7個2相加2個4相加
(1)寫出乘法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2)追問:你是怎樣算出結果的?為什么可以通過加法來計算?
一、練習
1、出示第6題
第(1)小題,
(1)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2)完成圖右邊的填空;
(3)完成算式:2×3=6(個)或3×2=6(個);
(4)提問2、3、6分別表示什么?2×3或3×2表示什么?
(5)6是怎么得來的呢,除了看圖還有別的方法嗎
第(2)小題,步驟同上,同桌交流,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以及是如何得來的。
2、出示第7題
(1)用簡練的語言表述圖意
(2)追問:也就是“幾個幾相加”呢
(3)獨立列式:2×4=8(個)或4×2=8(個)。
(4)分析乘法算式
3、出示第8題
(1)獨立完成算式
(2)匯報交流
4、出示第10題
(1)小組討論:找出“幾個幾”并完成在書上。
(2)匯報交流:板書2個64個2
(3)猜一猜:幾個幾分別表示圖上的什么?
根據黑板上的“幾個幾”分別列出乘法算式。
(4)全班交流:結合圖意說說每個乘法算式的意義。
三、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前思考1:
第6題可以先讓學生看圖在括號里填一填,然后按順序用完整的話說出圖意,并根據這三句話直接列出乘法算式。
第7、8兩題都是結合實際解決問題,因此要給學生機會說清題目的條件和問題,還要關注學生是否理解,互相說說自己的怎么想的。
第10題是一個開放題,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發現土中的乘法,并樂于交流、合作。
課前思考2:
第9題可以讓學生獨立改寫,再說說為什么可以這樣改寫。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的聯系以及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簡便。
第10題是一個開放題,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發現土中的乘法,并樂于交流、合作。
課前思考3:
到本課的練習,學生應該能根據情景圖,正確寫出一道加法和兩道乘法算式。同時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能說出乘法和加法的關系,能正確說出兩個乘數所表示的意義,如一個表示相同的加數,而另一個表示相同加數的個數。教學中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討論,讓孩子在做和說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知識。
課后反思1:
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需要引導學生從圖中獲取已知條件及所求問題并相互進行說說,再獨立列出加法算式及乘法算式,在說與做中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的聯系。
開放題在理解乘法的基礎上學生比較積極參與討論并能完整地敘述,例:圖中樹有2組,每組有6棵,有2個6,所以可以列2×6=12或6×2=12;人有4組,每組有2人,有4個2,所以可以列4×2=8或2×4=8等等
個別學生還需進一步幫助理解圖的意思,讓其體會“幾個幾”,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課后反思2:
“幾個幾”相加是乘法的生長點和基礎,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仍然不能拋棄對“幾個幾”的運用,因為在本課中,很多解決實際問題是要求學生直接看圖寫出乘法算式的。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仍然要引導學生從“幾個幾”入手,有了這個過渡,學生就可以順利的解決問題了。
新課程要求學有用的數學,強調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就是讓孩子在學習新知識之后,利用新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方面是對知識的鞏固,另一方面也是讓孩子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解決問題后的快感成功的喜悅。因此在教學中老師不僅是要指導孩子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來解答問題,更重要地要加強評價和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讓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而不是一種負擔。
課后反思3:
學生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出求幾個幾相加的和的數學問題,能利用對乘法含義的初步認識列乘法算式解決相關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作業的書寫也比上學期有了明顯的提高。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