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19 19:25:30 下載試卷 標簽:二年級 數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圖形的美,發展空間觀念和審美意識。
2.豐富對現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教材分析〗
教材先向我們展示了幾幅設計精美的圖案,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幾何圖形,并從中感受到圖形的美。接著,讓學生用已學過的圖形設計圖案,其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創造美,并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審美意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1.我們學校的班額較大,學生絕大多數都來自城市。他們在本節課的學習之前已經對一些平面圖形有了認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
2.色彩鮮艷的圖案能夠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但他們從中還不能完全感受到圖形的美,也沒有主動發現其中規律的意識。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去觀察和發現。
3.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并初步具備了收集信息和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
(一)教學準備階段
學生小組合作或自主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我們學過的圖形”。
(二)引入
師:經過幾天的收集,同學們發現哪些地方有我們學過的圖形了嗎?誰愿意給我們展示自己的發現?
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學生收集的信息以及收集信息的過程。
1.請一兩名學生給全班同學展示自己所帶來的物品,并介紹其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它們組成了什么樣的圖案。(如果學生所找的物品較小可以利用展示臺,以方便學生觀看。)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都有些什么圖形,它們組成了什么樣的圖案,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
3.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自己小組的發現。
4.師:同學們發現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我們現在跟著一個小組到街上看看他們找到的圖案。
請注意觀察這些圖案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教學課件播放學生收集有關信息的過程以及他們的發現。)
師:從剛剛播放的錄像中你發現在什么地方用到了這些圖案?
(評析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上是自己熟悉的同學,非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觀看這一小組同學的發現,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幾何圖形,并從中感受圖形的美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
(三)感受圖形的美,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
1.教師出示準備的四幅圖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從中找一幅最喜歡的圖案說一說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用教學課件出示圖案,學生介紹哪幅圖案,點擊它可以放大。)
2.請學生交流意見
(1)師:你認為這幾幅圖案,我們可以把它用在什么地方?(學生各抒己見,想法多種多樣。)
(2)請學生說說看了這么多圖案有什么感覺。(他們感到能用這么簡單的圖形繪制出美麗的圖案,很了不起。)
(四)利用信息技術,使用多種工具設計圖案
師:欣賞完別人的設計,現在請你們自己當設計家,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先想一想用哪些圖形,按什么規律排列。
(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他們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或自己喜歡的工具,完成各自的作品。)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