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3 20:25:09 下載試卷 標簽:小數 五年級 蘇教版 數學
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規律的教學反思
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出發,在備課時我設計了“復習-探索新知-應用”三個教學環節,希望每個學生都能經歷科學探索的過程,發現小數點向左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用這個數學規律解決問題的方法,積累觀察、比較、驗證、概括等數學活動的經驗和方法,獲得成功體驗。以教學錄音為參照,自評兩個環節的實施,我認為有以下四點值得肯定:
一實現了復習的有效性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口算4.25*10,6.8*100,0.009*1000有效激活了這一已有經驗,為新規律的發現和概括提供了參照。根據小數點向右移動后小數大小的變化推理小數點向左移動后小數的變化情況,引發了學生對新知的設想,獲得了初步的感知。
二科學探索規律,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
小數點向左移動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是本課的學習核心,在探索規律時,學生經歷了在具體的數例中觀察-拓展性猜測-舉例驗證的科學求真過程,實現了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滿足了學生把自己當作“發現者與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因此學習積極性特別高。
三對數學規律的認識比較透徹
1首先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歸納的規律,促使學生獨立思考,發展概括能力。
2抓住學生出現的問題-小數除以10、100、1000只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及時幫助學生區分小數點向右移動規律與向左移動規律,在辨析中深化了對兩種規律的理解,發展了思維的深刻性
3引導學生逆向思考規律,打破了思維的定勢,使學生對小數點位置移動的規律有了更完整的認識。
三 共計個學生獲得了獨立發言的機會,全體學生參與了“驗證”的過程,不存在提問集中的現象,基本踐行了“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
當然,成功與失敗同在,開心與遺憾兼有。我個人認為,這節課存在幾個明顯的癥結:
1給學生的表達空間太小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限制了語言表達就等于限制了思維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這是我教學中常見的毛病,所以心情沉重。
片斷一:在“驗證規律”時,王瑞卿同學提出111.5除以10、100、1000后小數點的變化規律與21.5的變化情況不同。我沒有馬上否定他的回答,而是與大家一起計算驗證,我覺得自己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牽引的痕跡太重。其實,在這個孩子回答以后,就有個別學生發現了其中的問題,我應該再給大家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孩子們想辦法判斷對錯、辯證說理,或者在計算后請王瑞卿同學親自講講111.5的小數點的變化情況,給他自查自糾的機會。
片斷二:錄音末尾--把40千克改寫成以噸為單位的數是一個難點,我希望孩子能夠理解位數不夠時要補0,知道在哪里補,補幾個0,可是,孩子的講解不夠完整。這時我就急不可待的指出“但是朱雨霄還有一個地方沒講清楚,大家看,把40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三位,可是它左邊的整數部分只有兩個數位,那怎么辦?”,之后基本就是語言填空,學生的回答只是只字片語。冷靜下來思考,如果我能明確指出這個同學沒講清的地方并提問:“哎?這里還添了一個0,為什么?” ,把剩下的空間都交給學生,也許效果會更好。
2教師存在無效語言
“接著講”------學生講完一道題肯定會接著講,這個關聯詞沒有必要說。
“是不”、“是的不”、“是這個意思嗎?”-------仔細聽錄音,我發現學生已經用“嗯”、“對”表達了對發言的肯定,完全沒有必要重復追問他們的意見。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