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3 23:53:13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蘇教版 教案 面積
教學內容] 蘇教版第九冊第10-11頁內容。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正方形、長方形面積,理解面積的意義、會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含有整格、半格的圖形的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一方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用估計和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不規則物體表面的面積;另一方面,讓學生初步體會可以通過平移把稍復雜的圖形轉化成簡單、熟悉的圖形計算出面積,從而為下一單元探索多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作些鋪墊。
[教學目標] 1.復習并激活已經教學的面積知識2.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轉化、估計等解決問題的策略,并提高這兩方面的能力。突出圖形變換在直接計量面積時的作用為教學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面積計算作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和思想準備。3。培養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 會分割、移拼等的轉化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小組合作探討解決問題(轉化、估計)的策略。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學具盒 每位學生課前采集好一片樹葉,剪刀。
[教學過程] 一、 分一分 數一數 這部分,教學“分解與組合進行圖形轉化”的策略。通過問題“你能先把每個圖形分成幾塊,再數一數嗎”引導學生把較復雜的不規則圖形轉化成若干個長方形、正方形的總和。讓學生獨立嘗試數方格計算面積并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的方法有1.直接數方格。 2.先分一分,再數一數。爭對這兩種方法對學生進行分析, 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把稍復雜的圖形分割成幾個簡單圖形再計算面積,更簡單、準確。(板書:分一分 數一數) 接著4人小組活動,再次動手分一分并匯報交流每個圖形的具體、多種分法。 二、 移一移 數一數 這部分,教學“分割與移拼進行圖形轉化”的策略。通過問題“怎樣移動圖形中的一部分,很快數出它的面積”既激活學生在前一個活動里初步獲得的體驗(把復雜的圖形轉化成長方形或正方形),又明確指出這里的轉化方法是移動圖形中的一部分。(1)讓學生拿出圖形,要求學生數一數圖形的面積,在學生數的過程中,問:圖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的怎么辦?(2)4人小組討論。學生如果發現不了新方法,適合進行點撥,進行平移。 學生計算好面積后 將學生的多種平移方法展示出來,并指出在平移的過程中,形狀變了,面積不變。 三、 數一數 算一算 這部分,教師要讓學生注意對方法的反思和評價及方法的發展和應用。教學時可以把問題拆成兩組進行反思和評價,從而變成自我需要、自覺行動。(1) 出示牧場中一個池塘的平面圖(整體感知平面圖)教師先指導學生“把整格的和不滿整格的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 讓學生體會這樣做可以避免遺漏和重復,又指導學生“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讓學生體會不滿整格都按半格計算是比較合理。 (2) 讓學生自己嘗試計算面積的方法并交流討論“哪種方法更好”。(4)小組討論“把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這樣計算面積的方法是否合理”。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把不滿整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最后得到的是近似的結果,是合理的。(5) 獨立計算銀杏樹葉的面積。四、估一估 算一算 這部分,繼續估計其他樹葉的面積和手掌的面積。用學生自己準備的樹葉作為學習的材料,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使學生意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這一部分內容放手讓學生通過合作來完成,增強合作的意識,也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4人小組活動:(1)估計樹葉的面積,并交流估計的方法。 (2)把樹葉描在方格紙上,再算出他們的面積并比較。 (3)用這樣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積。先估再算。 五、 全課總結 提問學生這節課學到了什么,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利用數學知識解決了樹葉的面積,又使數學知識用于生活。教師總結:這節課學習了用數小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