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4 00:31:07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材在教學復式統計表和復式條形統計圖后,專門安排了“了解周圍的家庭”這一簡單的社會調查活動反饋課。教材考慮到城鄉學生的生活環境可能有一定的差別,特意設計了兩項調查活動:一是調查10個家庭最近一次水費、電費、電話費以及燃氣費的交納情況;二是讓學生走訪附近的10家農戶,了解他們去年耕種土地的面積以及農作物的收成情況,把收集到的數據整理后填表,并要求進行簡單的分析,讓學生初步體驗到統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價值。
“你知道嗎”介紹了農民慣用的土地面積單位“畝”和“分”,以及與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以便學生能夠順利地對數據進行收集和整理。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活動,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社會,發現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應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數學意識。
2、提高學生收集整理數據的能力,以及在調查活動中與人合作的能力。
3、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還要回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充分感知數學的實用性。
[教學準備]
1、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居住情況分成若干個小組,幫助學生看懂教材上提供的調查表,明確每個小組要調查的項目。
2、提醒學生在調查、收集過程中要學會和他人交往,注意言行得體、大方、講禮貌。
[教學重點、難點]
要求學生能夠對統計的結果作出適當的、科學的點評,并對其中的某些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導入。
談話:同學們,在學習統計這一單元時,我們一起調查了很多生活中的資料,還記得我們班的體育達標情況嗎?還記得我們班的長跑健將是誰嗎?還記得我們班最喜歡的電視節目嗎?……這些都是我們調查過的材料,由此可以看出調查是數學中,特別是統計中的一種慣用方法。
前幾天,老師就讓你們走進生活,去調查你們家周圍一些家庭的某些信息,關于這些數據,我們還要作進一步的分析與比較,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我們周圍的一些家庭吧。(板書課題:了解周圍的家庭)
[評:通過回顧以前的調查活動,以及獲得的一些信息,讓學生感受到調查活動的實用性和價值,喚醒學生小組調查周圍家庭情況的全過程,激發起學生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的欲望。]
二、小組反饋統計表
1、學生分組匯報統計表的填寫情況。
2、老師將每個小組的調查表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班學生,讓學生通過對比,選出最優秀的,進行分析。
[評:教師將10個家庭各種費用的調查表,用投影儀出示給學生,一則讓學生以比較公證的方法選出最優秀的,以便作全班分析;二則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作準備。]
3、比較分析
橫向觀察統計表:比較一下每戶家庭支出最高的是哪項費用?從整體上看,哪項費用普遍較高?
縱向觀察統計表:說說哪個家庭這幾方面的費用最高?哪個家庭這幾方面的費用最低?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原因?
4、學生根據統計表再提出一些不同的問題,并有選擇地進行解決。
[評:通過橫向與縱向比較,引導學生比較全面地分析表中數據,逐步培養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的良好習慣,從而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5、照上述樣子,讓各組學生分析自己小組統計的耕地面積情況,隨后,讓學生反饋統計表二,借機介紹“你知道嗎?”。
6、學生反饋結束后,教師小結,對于你所調查統計的家庭或項目,能否提出一些建議。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一則是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參與的力度,讓學生巧妙地從統計表一過度到統計表二;二是運用學生知識的遷移,讓學生模仿表一的分析過程,對統計表二作詳細地、系統地分析,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通過學生提建議,讓我們的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從而達到指導生活的最終目標。]
三、師生交流活動體會
1、談話:同學們,在調查的過程中你們一定增長了很多見識吧?誰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活動體會?
2、教師簡要小結本次調查活動的情況及課堂上的交流反饋情況,引導學生將本課的心得反饋到被調查家庭中去。
[評:通過學生的交流和教師的簡要小結,讓全班學生體驗調查活動帶來的樂趣,及其一些心得與體會,并與人分享,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社會調查活動的興趣和信心,使其課后對統計表作進一步的研究。]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