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电影

奧數網
全國站

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等式的性質(一)教案(第一單元 方程)

2009-07-24 09:39:05     下載試卷     標簽:五年級 蘇教版 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4頁例3、例4,“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1第4—6題

  教學目標:⑴ 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⑵ 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發展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⑶ 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并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⑴ 口答:什么是方程?

  ⑵ 判斷:下列各式,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8-X=3  20+30=50  5+X>9   Y-16=54

  教師談話: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等式和方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與等式和方程有關的知識。

  二、新知教學

  ⒈ 教學例3

  一起來看屏幕(課件出示課本例3第一行圖片)

  ⑴ 觀察圖1:你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圖片意思嗎?(板書20=20)

  教師談話:如果在一邊加上一個10克的砝碼,天平會怎樣?

  要使天平恢復平衡,可以怎么辦?

  ⑵ 出示圖2,觀察,誰能用一個等式表示嗎?(板書20+10=20+10)

  ⑶ 同時出示圖1和圖2,分析比較,用一句話來說說你的理解。

  ⑷ 出示圖3和圖4

  學生觀察,完成填空。并組織學生同桌討論,用一句話說說理解。

  教師相機引導得出:等式兩邊同時加上一個數,結果仍然是等式。

  ⑸ 出示第3組和第4組天平

  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引導學生得出:等式兩邊同時減去一個數,結果仍然是天平。

  ⑹ 出示兩個結論,引導學生用一句話來說說,引出等式的性質。

  學生閱讀性質,找出關鍵字詞,加深理解和印象。

  ⑺ 課堂練習

  書本第4頁練一練1

  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說說填寫的依據

  思考:為什么+25和―18?可以填其他嗎?

  ⒉ 教學例4

  出示圖

  ⑴ 學生觀察,列出方程(板書X+10=50)

  怎樣求出方程中未知數X的值呢?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交流方法。

  學生反饋,突出可以根據等式的性質把方程兩邊都減去10,使左邊只剩下X的方法。

  教師示范解題過程,關注“解”和“等于號”書寫要求。

  指導檢驗:X=40是不是正確答案呢?如何檢驗?教師相機板書檢驗過程。

  小結強調:

  一是方法:根據等式的性質把含有未知數的這邊化簡成就含有一個未知數。

  二是檢驗:把計算的結果代到原式,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三強調書寫的格式。

  ⑵ 教師講解:求方程中未知數X的值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⑶ 課堂練習

  出示:X―30=80

  學生獨立解答(1人板演)

  反饋,關注書寫過程并說說檢驗過程。

  ⑷ 完成書本第4頁練一練2

  學生選擇兩題(加法方程和減法方程各一個)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檢驗過程,反饋計算情況。重點幫助有困難的學生,針對學生出錯的地方及時分析錯誤原因,幫助他們弄懂。

  三、學習回顧:

  通過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個人課堂學習表現如何?

  四、鞏固拓展

  書本第5—6頁第4—6題

  ⑴ 第4題學生完成填空后同桌交流

  ⑵ 第6題先獨立思考,學生回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

  ⑶ 第5題學生在1號本上完成,選擇1個加法方程和1個減法方程書寫檢驗過程

  習題超市:

  一、我會填:

  1、含有(  )的等式是方程。

  2、等式兩邊同時(         )同一個數,所得結果仍然是等式。

  3、求方程中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叫做(       )。

  二、根據等式性質,在○填運算符號,在□里填數

  1、X+8=90                                    2、X+38=300

  X+8-8=90○□                                X+38-38=300○□

  3、27+X=39                                   4、X-64=23

  27+X-X=39○□                               X-64○□=23○□

  三、檢驗下面每小題中X的值,找出方程的解。

  ①、X-16=20             (X=18      X=36)

  ②、5.2+X=11            (X=16.2     X=5.8)

  ③、X +8=30              (X=38      X=22)

  ④、6-X=42               (X=10.2    X=1.8)

  板書設計及課后反思:

  等式的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 個數,所得的結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X+10-10=50-10  …… 根據等式性質        (1)寫“解”

  X=40  …… 化簡等式                (2)等號對齊

  (3)檢驗

  教材簡析:在過去的小學數學教材里,學生是應用四則計算的各部分關系解方程。這樣的思路只適宜解比較簡單的方程,而且和中學教材不一致。《標準》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出發,要求小學階段的學生也要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因此,本單元安排了關于等式性質的內容,分兩段教學:

  第一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結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等于零的數,結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學等式的性質以后,都及時讓學生運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1) 在直觀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學等式的性質。

  教材仍然用天平的直觀情境教學等式的性質。因為在兩臂平衡的天平上,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發生相同的變化,天平的兩臂仍然保持平衡。這種現象能形象地表示等式的性質,有利于學生的直觀感受。

  例3教學等式的一個性質。教材設計了四組天平圖,每組左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前的等式,右邊的天平圖表示變化后的等式,從左邊的等式到右邊的等式,反映了等式的性質。上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加上一個相同的數,仍然是等式;下面的兩組圖揭示的是等式的兩邊都減去相同的數,仍然是等式。四組圖的內容綜合起來就是等式的一個性質。教材精心設計每組天平上物體的質量,第一組圖寫出的是不含未知數的等式,在左邊的天平表示20=20以后,右邊天平的兩邊各加1個10克的砝碼,看圖填寫20+()○20+()。學生在兩個括號里都寫“10”,在圓圈里寫“=”,聯系天平兩邊各加10克都變成30克,而天平仍然平衡的現象,體會填寫的等式是合理的。這樣就首次感知了等式的兩邊都加上同一個數,結果仍是等式。第二組圖寫出的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從x=50到x+20=50+20的變化和比較中,對等式兩邊都加上相同的數有進一步的感受。第三組圖寫出的等式兩邊都用字母a表示砝碼的質量,圈出a克砝碼并畫上箭頭,表示去掉它的意思。聯系已有經驗,這里的a代表許多個數,這組天平圖與等式概括了眾多等式兩邊減去相同數的情況。第四組圖在方程x+20=70的兩邊都減去20,不但又一次表示了等式性質,而且與解方程的方法十分接近。

  另外,這道例題的8個等式中,有7個讓學生在圓圈里填寫“=”組成等式,這是引導學生切實關注等式有沒有變化。右邊的四個等式分別讓學生在括號里填出同時加上或減去的數,有利于發現等式的性質。

  例4看圖列出方程,學生先從圖中能得到求x值的啟示:

  只要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各去掉10克的砝碼。聯系等式的性質與方程x+10=50的特點,理解“方程兩邊都減去10”的道理:

  等式的兩邊都減去10,左邊就剩下x,x的值只要通過右邊的計算就能得到。另外,例4的編寫還注意了三點:

  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書寫格式,強調等式變換時,各個等式的等號要上下對齊,教學時必須嚴格遵循;二是求得x=40后,通過“是不是正確答案”的質疑,引導學生根據“左右兩邊是不是相等”進行檢驗;三是在回顧反思求x值的過程基礎上,講了什么是“解方程”。這些都是以后解方程時反復使用的知識。

  第4頁“練一練”第1題,為了使方程的左邊只剩下x,方程的左邊已經加上25(或減去18),右邊應該怎樣?這是剛開始教學解方程時的設計。通過在方框里填數,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引導學生正確應用等式的性質,體會解方程的策略和思路,理出解方程的關鍵步驟。學生在方框里填數一般不會有問題,在圓圈里填運算符號可能會出現錯誤。要通過交流和評價,幫助他們正確掌握方程的兩邊同時加上或同時減去相同的數。
 

來源:網絡

   歡迎訪問奧數網,您還可以在這里獲取百萬真題,2023小升初我們一路相伴。>>[點擊查看]

年級

科目

類型

分類

搜索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師公益講座

本周新聞動態

重點中學快訊

奧數關鍵詞

廣告合作請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備09042963號-15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4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奧數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21 www.xmglf.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