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4 15:50:32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數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9~90頁的例1、“練一練”,練習十七第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替換”的策略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并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合理的解題步驟。
2、使學生在對解決實際問題過程的不斷反思中,感受“替換”策略對于解決特定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重溫故事,感受替換策略
課前游戲導入:
1只大象→兩只小熊 一只小熊→2只小馬
4只小馬→2只小豬 2只大象→( )只小熊
……
一、初步探索——倍數關系的替換
師:在剛才的游戲中,我們都用到了什么策略?揭示“替換”,板書:替換
可別小看這個"換"字,交換的換,替換的換,就是這個換字,它卻是蘊涵著一種的數學方法。而且這個方法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早在1800年前的三國時代就有位7歲的孩子使用了這種換的方法,演繹了一個生動的故事,被傳為一段千古佳話。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故事:電腦播放曹沖稱象動畫。
提問:曹沖中是怎樣稱出大象重量的? 他將大象替換成了什么?你能聯系上面情節講一講它替換的依據是什么呢?
小結:曹沖用石頭代替大象,稱出了大象的重量。曹沖稱象的故事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替換確實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個策略能不能用到我們的數學學習中呢?
【曹沖稱象的方法是替換策略的具體應用,將曹沖稱象的故事引入課堂, 既能為學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有助于學生提取替換策略,又能讓學生初步感受用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好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中去。】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