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4 16:52:40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蘇教版 數學
課題: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質,并會應用這個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2、運用比的基本性質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 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對策:
在練習中提高化簡比的技能。
教學預案:
一、 復習
1、比的基本性質是怎樣的?
2、化簡下面各比。
57:81 3/4:7/8 0.12:2.4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組織評析,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二、 教學化簡比的另一種方法
1、談話:化簡比還有另一種方法,想學嗎?想一想,比和什么有關?
1、 那么57:81可以看作57/81,分數約分成最簡分數,或者求比值,結果用分數來表示,你會嗎?試一試。
2、 組織學生交流。
57/81=19/27 想一想,怎樣讀?為什么讀成19比27?能讀成分數嗎?為什么?
3/4:7/8=3/4乘8/7=6/7
3、那0.12:2.4還可以怎樣化簡?
引導學生先將小數化成分數,再當成分數除法計算:
12/100÷ 24/10 =12/100乘10/24=1/20
4、小結:在化簡比時,除了應用比的基本性質之外,還可以直接用除法來做。但是化簡比的結果可以用比的形式表示,也可用分數的形式的表示,但它是一個比。
三、 復習求比值:
1、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6/7:35/24 0.9:1.2 3.6:9/4
怎樣求比值?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結:求比值的結果可以是一個整數或分數或小數,是一個數。
2、練習:第73頁上第5題
�。�1)讀題,說說怎樣解決這個問題?(1、求出各個比值,再將比值相等的比連起來; 2、化簡比,再將相同的最簡比連起來)
�。�2)你覺得那種方法更快些?
(3)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4)組織交流。
二、 鞏固提高
1、第73頁上第7題
(1) 讀題,理解要求
�。�2) 獨立完成,組織交流,發現長與寬的比都是3:2。
2、第73頁上第8、9題
�。�1) 獨立完成在書上。
�。�2) 組織交流,注意引導學生區別比與比值的異同。
3、第73頁上第10題
先讓學生進行估計,再通過測量調整或驗證自己的估計。
4、第74頁上第11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
5、第74頁上第12題
先幫助學生理解“鹽水”的含義,弄清鹽、水和鹽水的關系。
再獨立完成,組織交流。
6、第74頁上第13題
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明確:橙汁與水體積的比值越大,濃度越高;比值相等,說明它們的濃度相同。
7、第74頁上第14題
獨立寫出兩個比,并化簡。通過比較和交流使學生體會到:斜面最高點的高度與木板長度比的比值越小,斜面與地面的角度就越小,斜面就顯得平緩;斜面最高點的高度與木板長度比的比值越大,斜面與地面的角度就越大,斜面就顯得陡。
課前思考:
本課時既是一節求比值與化簡比的練習課,又可以說是比的基本性質的新授課。高教導的教案中充分體現了這一課時的特殊性。在課始部分,高教導設計了組織學生學習另一種化簡比的方法這一環節,我想可否直接利用教科書第73頁的第9題來進行這一內容的教學。另外,還要借助這一題組織學生思考求比值與化簡比的聯系與區別。
教材上還提供了很多練習,我想在教學第10-13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將每一題中的兩個數量的比用分數的形式來表示這兩個數量的關系,如第12題中,再得出了鹽和水的質量比是5:120后,可以讓學生用分數來表述,即鹽的質量是水的5/120。通過這樣的練習,幫助學生弄清各種數量之間的關系,也為后面學習按比例分配的知識打下基礎。
教材上提供的一道思考題也要重點講解,估計有些學生有困難。
課前思考:
教材上介紹的求比值的方法是“前項除以后項”,化簡比的方法依據是“比的基本性質”。教材中也安排了同時求比值和化簡比的練習,但并沒有將兩者方法進行溝通。事實上,熟悉這一教學內容的教師都清楚,只需用一種方法便可分別求比值和化簡比,細心的學生通過練習也能體察到這一點,但道理何在?這一教學內容有何價值?高教導設計的這一課至少說明了以下幾點價值:
�、潘鼫贤朔謹怠⒊�、比知識間的廣泛聯系,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把新舊知識融匯貫通;
�、圃谔骄窟^程中能體驗研究數學問題的思想與方法,如:舉例驗證,聯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等;
�、窃谘芯窟^程中充盈著學生積極的情感。為以后解題“偷懶”而進行研究,滿足學生現實且合理的需求,許多發明創造最初不就是由“偷懶”動機引起的嗎?看似一個平常的練習,卻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教學資源。在我們的教材中,不乏存在著一些具有豐富內涵的內容有待我們去開發,有待我們用新理念、新眼光去重新審視這些內容的價值。
課前思考:
看了孫老師與潘老師的建議,我想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是應該調整一下,在復習階段,可以同時復習化簡比與求比值的方法,然后再讓學生自己發現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引導學生要根據題目數據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簡便的方法化簡或求比值,同時在對比中也能對比與比值這兩個概念有更深刻的認識。
課后反思:
由于本課時的練習量相當大,所以課前我就在擔心如何上好這一節練習課,思考如何提高練習課的教學有效性。
上完這節課后,反思一下,覺得還是由于沒有深入鉆研教材和分析學生學習情況,所以這節課的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問題出在以下幾方面:1、由于前一節課剛學習比的基本性質,學生們對于靈活運用比的基本性質來進行化簡比還存在不少困難,所以應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之一仍舊定位為運用比的基本性質進行化簡比。這樣考慮后,就可以將練習十三中的第9-11題作為相應的練習,讓學生通過這幾題的練習,進一步掌握化簡比的方法。2、運用比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也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所以在教學第12-14題時要注重比的意義及與分數的聯系,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的意義,為后面學習按比例分配打好基礎,教學中不能滿足于完成這幾題的解答。
課后反思:
求比值和化簡比,在學習中學生出錯一直是比較多的。因此復習時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一是分類練習
二是對比練習
分類練習的時候,我找了幾個分數比,小數比和整數比,還有它們之間的互比,把方式、結果及步驟清楚的板書在黑板上,讓他們從知識點上掌握清楚,方法上理清頭緒,最后找成績不等的學生抽查,再訂正,最后練習。
對比練習時,我采用列表的方法,讓學生從概念上分清,計算的過程相同,結果有區別,強調結果。
通過練習學生出錯的幾率下降。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