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7 09:47:13 下載試卷 標簽:總復習 蘇教版 六年級 統計
復習內容:教科書第116頁的“整理與反思”,第116-117頁的“練習與實踐”的1-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含義,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會用分數表示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進一步體會游戲規則的公平性,能判斷簡單游戲規則是否公平,能設計簡單的公平游戲規則。
3、使學生通過復習,進一步體會可能性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現象都具有隨機性,培養簡單的推理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可能性的含義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個圖形
四個袋子里分別裝有4個球:1號袋有4個黑球;2號袋有4個白球;3號袋有3個黑球和1個白球;4號袋有1個1個黑球和3個白球
2.提問:從上面的某個口袋中任意摸一個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黑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從哪個口袋中摸出的一有可能是黑球,也有可能是白球?
3.師小結:有些事情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確定的,這些都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4. 用分數來表示圖3、4的口袋中摸到黑球和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5.完成后進行交流。
二、完成練習與實踐的1-3題。
1、完成第1題,要讓學生連線后,說說連線時的思考過程。
2、第2題在學生獨立判斷的基礎上,再說說思考的方法。
3、第3題,要抓住怎樣理解“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這句話的?再讓學生按要求進行判斷。
三、復習游戲規則的公平性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判斷游戲是否公平,為什么?
2、啟發學生思考,要使游戲規則公平,你認為口袋里可以怎樣放球,為什么?
3、小結:不管怎樣放球,只要使參加游戲的小朋友摸到指定的球的可能性大小相等,這樣的游戲規則就是公平的。
四、指導完成練習與實踐的4-5題。
1、讓學生交流對題目的理解。
2、讓學生各自判斷第(1)題中的三種方法是否公平,再交流思考的過程。
3、交流時可讓學生排一排“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可能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4、完成第5題。著重要讓學生說說每個分數的思考過程,注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五、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復習,你對可能性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課后再收集一些有關可能性的例子,從中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解答。
六、補充練習
前思考:
考慮到《統計與可能性》這部分知識難度不大,所以將潘老師設計的兩課時合并成一課時上。
通過本課時的復習,幫助學生弄清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即有可能發生);再進一步認識到:在不確定的事件中,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一些,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小一些,然后復習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判斷一個游戲規則是否公平,應該看可能出現的游戲結果中,每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大小是否相等。
課前思考:
練習與實踐的第1題要讓學生說說連線的思考過程,突出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而不確定中,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會大一些,而有些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會小一些。第2題(2)要突出判斷的理由。交流后教師可再引導學生思考,任意摸1個球,球上的數是素數的可能性大,還是合數的可能性大?還可以讓學生說說球上的數是大于3的可能性大,還是小于3的可能性大?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加深對可能性含義的認識。
課后反思:
通過復習,我發現對于選擇哪種統計量來表示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和分析游戲規則是否公平時,學生們會感到有困難。
如出示一組學生跳繩情況的統計數據,在求出這組數據的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后讓學生選擇用哪個統計量表示這些同學的跳繩情況比較合適。這里需要學生分析這組數據中有沒有極端數據以及平均數的位置是否偏離這組數據的中心。對于少數學生來講,要做這樣的數據分析的確困難不少。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這些情況,還需要補充類似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知識。
課后反思:
練習與實踐的第4題學生對做“石頭、剪刀、布”游戲,來判斷誰先套圈的方法,理解上會有一定的困難。關于第(3)題設計游戲規則,提醒學生,設計的方法應該有可能出現三種結果,而且每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要相等。第5題(2)鼓勵學生根據指定的可能性設計不同的選法,提醒學生在每次選擇后及時進行驗算,以確認選擇的方法是否符合指定的要求。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