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六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27 10:44:58 下載試卷 標簽:六年級 圓柱 蘇教版 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18-20頁圓柱和圓錐、“練一練”以及練習五的全部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圓柱和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認識圓柱、圓錐并掌握它們的特征,建立空間觀念。
3、能正確判斷圓柱和圓錐體,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具學具:
1、 教師準備大小不同的圓柱和圓錐實物及模型。
2、 學生準備圓柱和圓錐實物以及自制的圓柱和圓錐。
3、 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出示一組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
提問學生:你能說出這些圖形的名稱嗎?
師說明:這些形體有些是我們已認識的長方體、正方體,還有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的立體圖形:圓柱和圓錐體。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㈠認識圓柱的特征。
1、出示例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哪些是圓柱形的?
2、你還能舉出其他例子嗎?
3、請你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圓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
4、集體交流:
⑴上下兩個面是面積相等的圓,叫做圓柱的底面。
⑵有一個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⑶上下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
教師說明:我們所學的圓柱都是直直的,上下粗細相同的直圓柱,我們叫它圓柱。
5、讓學生動手量圓柱的高。
討論:⑴怎樣量更準確?
⑵如果我們換個地方量,它的高會變成多少?這說明什么?(圓柱的高有無數條)
6、師小結圓柱的特征。
㈡認識圓錐的特征
1、出示圓錐的實物,這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形的,簡稱圓錐。我們教材所講的圓錐都是直圓錐。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的物體?
3、利用學生課前做好的圓錐,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發現?將自己的發現與同桌交流。
4、集體交流:
⑴圓錐的底面是一個圓形,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
⑵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5、測量圓錐的高。
⑴引導學生討論:圓錐有幾條高?
⑵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測量圓柱的高。(學生自己操作)
㈢比較圓柱和圓錐
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和圓錐學具,指出它們的底面和側面。(練習五第1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
2、練習五第2題。從正面、上面和側面看圓柱和圓錐,看到的是什么形狀?充分讓學生自己觀察。
3、開放練習,拓展延伸。
⑴將課前做的長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圓形的小旗快速旋轉一周,觀察并想象一下各能成什么形狀?
⑵師演示。
⑶自己設計小旗的形狀,旋轉小棒觀察并想象一下所形成的形狀,在小組內交流。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圓錐體和圓柱體有哪些特征?
《圓柱和圓錐的認識》的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層次清楚,注重學生學法指導,注重聯系生活實際,由實物抽象出幾何形體,圓柱和圓錐,接著讓學生舉生活實例,你在周圍見過哪些這樣的物體?然后由學生自主交流,觀察自帶的圓柱和圓錐,引導學生發現特征,你發現了什么?由學生自己概括出特征.特別是教學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圓錐的高只有一條,這兩個知識點時,由學生通過測量它們的高,并經過對比,得出結論.讓學生親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但本節課也存在許多不足,
(1).課前檢查沒有做,如果在課前花1分鐘時間,讓學生展示自己準備的立體圖形,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并把這種情緒帶到新課的學習中,本節課的效果會更好.
(2).作業設計不科學,偏重操作,思維密度不強,容易讓學生產生思維疲勞.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