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30 20:33:50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2、3段,進一步理解“勉強、發憤、地位、熟練”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才”在幾個句子中的意思。
3、抓住重點句體會人物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人體會童第周發憤學習、勇攀科學高峰的事跡,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一)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1)朗讀詞語:
偏僻基礎期末平均勉強
資助貧窮熟練嘗試實踐
(2)指名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
2.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思考:童第周為什么要“爭氣”?他怎樣“爭氣”?結果怎樣?
(2)為什么要“爭氣”?--學習第2自然段。這個自然段中用了三個:“才”字,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①出示句子: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
A童第周17歲進中學,晚不晚?
B哪個詞強調進中學時間晚?(才)
C“才”可以換什么詞的意思不變?(剛剛)
D朗讀,重音落在“17歲”、“才”。
②用同樣的方法理解第2句話中的“才”強調學習成績差,可
以換成“只有”。朗讀指導,重音落在“差、吃力、才、45分”,
速度稍慢。
③用同樣方法理解第3句話中“才”強調校長的態度勉強,可以換成“總算、方才”。朗讀指導。
(3)完成《作業本》第四題。
(4)怎樣爭氣?結果怎樣?--學習第3自然段。
①默讀第三段按照“時期、原因、做法、結果、感想”的記敘順序找出重點詞句。
②抓住重點詞“天不亮、路燈下、不注意、溜”等詞語,體會童第周勤奮學習的精神。
③出示句子:
一定要爭氣。我不比別人笨,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
A、聯系上文,說說童第周作了哪些努力,哪些事實說明“別
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一定也能辦到。
B、童第周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在句子中哪幾個詞中突出體現出來。(兩個“一定”。)
C、指導朗讀(重音:一定語速:稍慢有力)。自由朗讀--指名朗讀--齊讀
(4)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4.完成:課堂作業第5(1)、6題。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朗讀全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能用總分法寫一段話。
3.能用“再三請求、發憤”各寫一個句子。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聽寫詞語。
偏僻基礎期末平均勉強
資助貧窮熟練嘗試實踐
2.指名朗讀1、2段,說說這兩段的主要意思。
3.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哪句話也是寫童第周下決心要爭氣?用“”劃出。
(2)讀讀議議。
①“外國人認為難辦的事”是指什么?(剝掉青蛙卵外膜)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理解“嘗試”。
②哪些地方說明童第周經過努力也辦到了?(刻苦鉆研、反復實踐、終于)
理解:反復、實踐。
③為什么說童第周做成功了這項實驗,為中國人爭了氣?
讀句子:“舊中國貧窮落后......瞧不起中國同學”。你還知道這樣的例子嗎?說一說。
④這一次爭氣和上一次爭氣有什么不同?
(上一次是為自己不甘落后,這一次是為國家,維護國家尊嚴,說明了童第周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⑤指導朗讀。
語速稍慢、堅定有力、重音落在“一定,也能辦得到”。
(3)有感情地讀課文第三段。
4、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說說課文中最讓你感動的地方,你從童第周身上學到了什么?
(我們要向童第周學習,學習他刻苦學習,不甘落后,為國爭光的精神。)
4.指導造句。
(1)出示原句,理解“再三請求、發憤”在句子中的意思。
(2)想想什么情況下需要“再三請求、發憤”。
(3)口頭造句。
(4)完成課堂作業第6題。
5.仿寫一段話。
(1)讀第3自然段,知道這是總分寫法的一段話。說說課文從哪幾方面說明童第周發憤學習(①每天天不亮②夜里同學們都睡了)
(2)用“學習十分認真”或“××真關心人”寫一段話。
①審題,明確題意,找出總起句中的中心詞。
②說說準備從哪幾方面來說明總起句。
③寫一寫。
④交流評議。
板書:
2一定要爭氣
發奮學習一
童中學我并不比別人笨定
弟夜以繼日要
周刻苦鉆研爭
留學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笨氣
反復實踐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