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7-31 15:25:16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一、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是本課的教學的重點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沐浴著春光,坐在明亮的教室里盡情享受和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還有好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有多少人正期盼著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出示課題《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二、自學詩歌,完成以下要求
1、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查閱工具書。
3、想一想詩歌主要講了什么意思?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請幾位學生逐節讀詩歌,注意正音。注意:“茵、弋”的讀法。
2、檢查對部分詞語的理解情況。
3、詩歌主要講了孩子們呼喚和平的心聲,希望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有潔白的教室,平穩的課桌,都能在鮮花中讀書,共同享受美好的春天。表達了人們對世界和平的期盼。
四、學習一至四小節
1、自由讀第一小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詩中“這究竟是為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注意讀出節奏。
3、齊讀第二小節,思考這一小節講什么?
4、默讀三、四小節,學生讀后交流:
課文中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指導朗讀一至四小節。
五、學習第五小節
學生自由讀第五小節,討論交流:作者的心聲是什么?
六、總結課文
1、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讀出韻律和節奏。
3、“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七、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1、組織學生讀課后閱讀鏈接,感受呼喚和平這是世界人們的共同心愿。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戰爭中的兒童的資料,堅定學生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信念。
3、組織學生辦小報《戰爭與和平》。
板書設計:
16﹡和我們一起享受春天
有潔白的教室
世界和平的期盼平穩的課桌
鮮花中讀書
......
課后反思:
今天最大的收獲便是去聽了一堂五(3)班葛嚴玲老師的一堂公開課。感覺真的是很不錯,在前面聽的很多課里這節課應該算是最好的。不緊緊老師很有激情而且學生也的文學功底也十分的不錯。他們的文字可以出口成文,用上很多的成語典故。一節課上下來很有節奏感,中間幾乎沒有打斷過。師生之間的配合也十分的默契。總以為去聽一個即將退休老師的課不會有什么收獲,很多人在開展高級教師展示課時都沒有達到我所期望的那種效果,但今天可以說沒有辜負此行。
聽別人的課收獲十分。師傅那邊也是。她上的《小英雄雨來》就比我的好多了。條理那么得清晰,重點、難點一個一個地突破很是不錯。
可是當自己上起課來卻發現并沒有那種我想要的效果。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并且是一首還比較容易理解的課文。但在我上的時候我卻沒有在一節課中將它結束掉。很慚愧,現在又開始迷茫了。課要怎么上才是最好的。培養孩子要怎么要培養才是最有用的人才?自己有點迷茫了。
我自己班里的學生我重點側重的是對于課文中生字詞的掌握以及對課文的理解,但是當他們做起閱讀的時候我卻發現他們并達不到我的要求,很多人十分的害怕,很多人胡亂的應付,這讓我真得很失望。可當我看到原來學生可以有這么好的文學功底的時候,我恍然大悟,如果學生的文學功底好那么他們在做閱讀的時候就有話可說,寫作的時候才不會那么的詞窮。
我知道我今后要多增加孩子們的課外知識儲備和知識的積累。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