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3 11:28:15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考察和了解家鄉的文化藝術,認識具有家鄉特色的地域文化藝術,感受家鄉的可愛,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2.探索家鄉文化藝術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從而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
【課時安排】兩課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電子課件。
(1)各地區不同民族風情的畫面。
(2)具有家鄉特色的地域文化。
2.教師準備MTV:《蒙古人》《青藏高原》《月光下的鳳尾竹》《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3.學生準備家鄉重慶的相關資料(文字、圖片、音像)。
第一課時:調查活動
1.學生分成幾個考察小組,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了解家鄉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2.通過觀察家鄉人們的一些生活現象(文化藝術),提出思考的問題。
3.根據收集的資料,按類別歸類整理并寫出調查報告。
第二課時:課堂學習
(一)師生互動,引入話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下面我將用5種不同地方語言向大家問好。大家聽好了(云南、廣東、上海、重慶、武漢)。
問:請同學們說一說,剛才老師講話中,你感覺哪一種話聽起來最熟悉?
師:是啊,聽著家鄉話我們倍感親切!“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這一詩句道出了每一個人對家鄉深深的眷戀之情,一股濃濃的鄉土情,尤其是那身在異鄉的人,聽到家鄉話,更會感到格外的親切與溫暖。
師:同學們,我們都是重慶人,喝著嘉陵江的水長大,在群山的懷抱中生活。這山之城、水之都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巴渝人,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還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巴渝文化藝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家鄉的文化藝術。
(二)了解家鄉文化淵源
師:那你們知道巴渝文化藝術是怎么形成的嗎?
課前老師請同學們進行了了解,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
(個別學生介紹,教師詢問他是怎樣了解到的,對于他的學習態度、精神給予肯定和鼓勵)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沿著歷史的長河去追溯巴渝文化的淵源。
(播放課件:巴渝文化史)
師:從剛才的這一段資料片中,你了解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師:勤勞智慧的巴渝人在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生活、勞動,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并一代一代地繼承發揚下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又是什么樣呢?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組成了活動小組,分別對我們家鄉的音樂語言、舞蹈、戲曲及手工藝品等藝術進行了考查,要求大家制作一份《我眼中的家鄉文化藝術》宣傳冊,大家都準備好了嗎?好,現在我宣布,家鄉文化藝術節現在開始。
(三)家鄉文化節活動
師:下面,我們舉辦一個家鄉文化節活動,各小組準備一下,分別展示具有家鄉特色的文化藝術。
1.家鄉語言藝術展示。
(以說、唱的形式展示)
師:我們掌聲有請第一組的同學給我們展示家鄉的語言藝術──擺擺龍門陣,講講重慶言子,要不要得!
(教師用家鄉話說)
師:人們說,重慶言子可以反映出重慶人的性格特點,你們能說一說是什么特點嗎?
師:是啊,風趣、直爽是重慶人性格的一大特點,老師從你們的身上已經看到重慶人的風趣和直爽了。
2.家鄉音樂藝術。
師:我們家鄉的語言說起來干脆有勁,我們家鄉的歌曲唱起來也是嘹亮動聽。課前老師進行了認真的搜集,找到了一首歌曲,就是根據家鄉音樂中的一種加工創作的,老師今天把它帶到課上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感受它的魅力,好嗎?
(播放:船工號子)
師:大家聽后有什么感受?從船工號子歌聲中,你能看到過去家鄉人經歷過的什么生活?
(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船工號子是船夫們拉船時唱的歌,過去我們家鄉的交通主要是靠長江、嘉陵江的水運,但由于行走在長江和嘉陵江中的船大多不是機器船,逆水行舟時,只有靠船工們集體拉纖,在拉纖的過程中,船工們哼起了一種小調,由此便產生了船工號子這種音樂。我們家鄉還有哪些音樂藝術呢?誰能給我們再展示一段?
(學生展示活動)
3.家鄉戲曲。
(1)學生先介紹。
(2)教師播放川劇片段。
師:川劇藝術有一個絕活,你們知道是什么嗎?(變臉)同學們見過嗎?大家想不想欣賞一下,仔細看,數一數變了幾次。
(播放:川劇變臉)
師:剛才我聽到同學們的贊嘆聲起伏不斷,為什么贊嘆?(學生自由發言)是啊,我們的家鄉藝術家們創造了這種神奇的變臉。而且老師還要告訴你們,川劇團演出的川劇《金子》在國內外都產生了影響,這也是我們重慶人的驕傲呀!
4.家鄉的手工藝品。
(1)生展示照片、圖片,并配以解說以及學生自制的手工藝品。
(2)師:感謝這些同學,給我們帶來了這么多精美的手工藝品,看得我眼花繚亂。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件我自己做的手工藝品,就是剛才提到的糖觀刀。記得我小的時候,在大街上經常都可以看到賣糖觀刀的,那生動的造型常常都會吸引許多的小孩子,我也經常去買,什么猴子、雞、龍......栩栩如生拿在手里都舍不得吃。回去以后就想:這是怎么做的呢?通過反復的實踐。終于做成了!我做得當然比較的簡單,但出自我們家鄉民間藝人手中的糖觀刀卻是形態各異,現在就讓我們隨著攝像機的鏡頭一起去重慶的磁器口瞧一瞧民間藝人的杰作吧!
(出示糖觀刀的制作錄像)
(3)師:這么多的工藝品,你喜歡嗎?家里有嗎?
(體會:人們在生活中創造了美,這美又裝點了人們的生活。)
5.家鄉舞蹈。
師:我們的家鄉人不僅心靈手巧,還能歌善舞。現在誰來給我們展示家鄉的舞蹈藝術。
(1)學生介紹家鄉的舞蹈種類。
(2)播放擺手舞的場面。
(3)師生共同感受愉快的擺手舞。
師:我發現,許多同學都被這熱烈的場面所吸引,被這歡快的舞蹈所感染,家鄉的孩子們,來,讓我們一起融入家鄉的音樂,一起跳起家鄉的舞蹈吧!
(4)師:你們看一看,這個動作像什么?
(讓學生探究擺手舞的形成和含義,體會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四)交流體會,升華情感
師:今天,通過學習交流,我們看到了勤勞樸實的家鄉人,他們樂觀向上,辛勤耕耘,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家鄉文化藝術,讓我們贊嘆,讓我們佩服。我想,你們一定有許多的想法,有許多的問題,有許多的感受。現在,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學生交流,談感受)
(五)全課總結
師:誰不眷戀生養自己的家鄉土地,踏一方土,飲一江水,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鄉的山山水水給予了我們每一個人智慧和力量。你們瞧,在我國,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人們,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勞動創造,創造出了美好的生活、燦爛的文化,每個人綻放的笑臉,每個人唱出的歌聲,都表達出了濃濃的鄉土情。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如果你們還想進一步了解家鄉的文化藝術,可以上網查詢。
(出示重慶熱線網址)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