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3 20:51:31 下載試卷 標簽:一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認識“玉、區、銀、行、醫、十”六個生字,讀準字音。
2.認識筆畫“、”,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寫“玉、文”。
3.在識字活動中認一認路名和招牌上的字。
4.能跟著錄音或老師的范讀,字字過目讀課文。在跟讀基礎上能獨立或半獨立地朗讀課文。
5.通過學習,感受到小區環境優美、生活方便。
【重點和難點】
1.能正確認讀六個生字,讀準前鼻音“銀”和翹舌音“十”,辨別“區、醫”。
2.能在跟讀的基礎獨立或半獨立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教師方面的準備:錄音機、錄音磁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 小朋友,誰能告訴大家你住在哪里?
2 師:今天,有一位小朋友要向你們介紹一個小區。(出示小區圖片)
3 板書課題:白玉蘭小區。
4 學生字:玉、區
(1)抽生領讀。
(2)學習筆畫“、”。師板書“玉”,生照樣子書空。
(3)讀課題,齊讀。
說明:
學生交流時,老師可通過語言、表情、動作等多種途徑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態度大方,語言響亮,逐步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本課題中有兩個生字,學生字“玉”時,教師可在學生交流記字方法時,及時板書,讓學生仔細觀察筆順,然后書空,以加深印象,也為后面的描寫做鋪墊。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 過渡:白玉蘭小區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聽錄音,邊聽邊記。
2 聽錄音,整體感知。
3 學生交流。
4 再聽錄音,模仿朗讀
1)跟著錄音里的老師輕輕讀課文。
2)自讀課文,圈出生字,試著讀一讀。
5 學生字:銀、行、醫、十
(1)合作學習生字。
(2)抽生讀,注意“銀、十”的字音。
(3)給“醫”找朋友。
6 鞏固識字
(1)區分“區”和“醫”,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這兩個生字?
(2)送信游戲
(3)開火車。
說明:
1 帶著問題聽錄音,可以培養學生邊聽邊記的習慣,在學生聽,跟讀的基礎上,再自己嘗試著讀讀,圈圈,識字的難度會大大降低。
2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互教互學,在反饋時,不求面面俱到,但要突出重點。字音方面可突出前鼻音“銀”、翹舌音“十”,“醫”構詞率較高,可以引導學生給它找朋友。“區”“醫”字形相近,學生易混淆,可讓學生各抒己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三、朗讀課文
1 看著課文,聽老師是怎么讀的。
2 輕聲讀課文:字字過目,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3 抽生一句句讀。
4 師范讀:小區里有一片青青的草地,花壇里開著美麗的鮮花。
老師讀得怎么樣?想不想也來學著讀一讀?
5 學生練讀,抽生讀。
6 小組挑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說明:
學完生字后,不急于讓學生馬上讀課文,而是讓他們再看著課文聽老師朗讀,再一次對課文的內容加深印象,降低學生獨立朗讀的困難。放手讓學生朗讀時,要有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指讀方法,字字過目。教師范讀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有兩個:1讓學生感受到小區的環境優美;2通過朗讀把這種美表現出來。當然,學生的朗讀尚處于起步階段,要求不能過高,教師要以表揚、鼓勵為主,以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朗讀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可通過跟讀、引讀等方法予以幫助,不求一步到位。
四、識字活動
1 小朋友,有個小男孩名叫方方,他家住在什么路上?上學的路上要經過哪些地方呢?
2 小組合作,認一認路名和招牌上的字。
五、書寫練習
1 復習筆畫“、”
2 師范書寫“玉、文”
3 學生練習描寫
說明:
指導描寫這兩個字時,要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如“玉”中的中間一橫要寫的短,點寫在二、三橫中間、豎的右邊;“文”在書寫時,要掌握筆順規劃“先撇后捺”。
教學反思
在陣陣鈴聲響過之后,我捧著教學資料思索著邁出了教室,盡管在教學之前對這堂課我已經作了比較充分的準備,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我還是沒有像預料的那樣完成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描寫生字只能放在下一課時完成了。其實,這種現象在前幾堂中也曾出現過。我不由對著教案,回想起課堂上教學情景。在這堂課上,導入,感知課文時,學生都能認真地聽講,有很好的參與,但在小組合作學習生字、檢查交流這一個環節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教學時間顯得過于冗長。仔細思索,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學生人數多,有近50人,4人小組,全班有近12組,教師在巡視時,由于要照顧到各小組的學習進度,延長了討論的時間。
2.學生入學才2個星期,對于小組合作這一方式較陌生,有的小組的組長還不能完全勝任這一新崗位,有的組員則不能按組長的要求去進行有效地學習,時間被耽誤了。
3.教師在檢查學情時,對多個小組進行了幫助,但在檢查交流時,心里總覺得不踏實,感到學生沒有很好地掌握。為讓學生對所學的生字有很好的掌握,因此除了對字音“銀、十”,字形“區、醫”重點指導外。復習鞏固花費了較多的時間。
針對以上原因,我思考著能解決的辦法,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學生參與面廣,教學效率高,但要使這種學習方式不流與形式,成為有效地學習,教師還應對組長進行訓練,使他們真正成為老師的教學小助手,4人小組組多人少,不利于老師有效地巡視,換成6人小組效果可能有所改觀。作為語文教師,還應改變教學理念,要允許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所遺忘,不應強求學生堂堂清,一步到位。
在這堂課上也有值得我欣慰之處,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有較多的學生已經養成說話響亮,聽講認真的習慣。尤其在朗讀方面,學生已經能準確地運用指讀的方法,跟著錄音輕聲讀,抽生讀時不頓讀,不唱讀,齊讀時聲音齊而有力。由于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的朗讀要求有層次,循序漸進,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頗高,有學生還能較有感情地朗讀,如讀第一節時,能將其中的“青青的草地,美麗的鮮花”讀的略為突出,讓人感到小區的環境優美,小區里的人們應愛護它。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一堂課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通過思考,改進教學中的缺點,揚長避短,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我想,這是每個有責任心的老師所追求的。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