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4 14:03:29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
2、朗讀課文,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的兩件事例。
3、體會作者對刺猬的喜愛之情
4、學會介紹刺猬,體會如何用具體的事例來反映動物獨到的本事。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歸納課文中記敘的刺猬的兩件事例。
教學難點:
學會介紹刺猬,體會如何用具體的事例來反映動物獨到的本事。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現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獲季節。瞧,圖上畫著什么呀?
出示《秋棗》圖,學生說圖意,師引導學生用上動詞“掛滿”、數量詞“一顆顆”,來體現紅棗兒的大和多。
引導學生比較詞句活動室2(1)的兩句句子,體會運用了比喻的手法能使句子更生動。
學生朗讀句子。
2、棗兒長得可真好!想不想摘些來嘗一嘗?這不,咱們這位帶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搶先行動了。
出示刺猬圖,出示課題,齊讀。
它是誰呀?
出示“——刺猬”,再讀。
破折號有什么作用?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大家課前都預習過課文了,現在老師先來檢查一下大家預習得怎么樣。
出示預習要求: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刺猬的幾件事?分別是哪幾小節?
2、指名分節讀課文,師生共同點評。
3、課文寫了刺猬的幾件事?分別是哪幾小節?
出示兩幅課文插圖,明確2~9節講了第一件事,10~15節講了第二件事。
三、小組合作,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四人學習小組分別輕聲朗讀2~9、10~15節,討論:課文寫了刺猬的哪兩件事?
2、集體討論交流。
歸納板書:一天晚上,刺猬偷棗兒。
第二天晚上,刺猬用刺擊退了大黑狗。
3、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四、細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刺猬是偷棗兒的呢?默讀2~9節,圈出刺猬偷棗時的動作。
學生交流,歸納板書:爬 停住腳 搖晃 掉 歸 滾 馱 跑
2、刺猬偷棗兒的本事怎樣?從哪些動作能看出?
引導學生體會 “搖晃”、 “歸”體現了刺猬的聰明、機靈。
3、刺猬不但偷棗兒的本事高明,而且護身的本事也很大。我們再來看看它是怎樣用刺擊退大黑狗的。默讀10~15節,用“○”圈出刺猬的動作,用“~~~~”劃出大黑狗的動作。
學生交流,歸納板書:刺猬: 出來散步 縮成一團
大黑狗:撲 掉過頭去 哀叫著溜走
4、連續兩天晚上,小作者親眼目睹了刺猬如何偷棗兒,如何用刺擊退大黑狗,他覺得刺猬怎么樣?
出示“我”贊嘆刺猬的兩句句子,指導朗讀。
5、是啊,刺猬聰明、機靈,本事真大,小作者可喜歡它啦,所以把它稱為——
生接:帶刺的朋友。
五、學習文中的事例介紹刺猬獨到的本領。
1、那么學了課文,你喜歡刺猬嗎?能不能來夸夸它?
出示兩個說話練習,學生任選一個準備。
指名交流。
2、請兩個學生分別介紹兩個事例,與老師合作介紹帶刺的朋友——刺猬。
出示說話練習。
師:我有一個帶刺的朋友,它就是刺猬。
生1:刺猬偷棗兒的本事真高明啊!……
生2:刺猬不但……,而且……。……
師:我真喜歡這個帶刺的朋友。
3、連起來介紹刺猬和分別介紹刺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這句話起了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體會介紹完一個事例,要介紹第二個事例時可用過渡句連接。
4、誰能連起來介紹一下刺猬?
指名介紹。
六、寫作小實踐。
教學反思:
整堂課比較順利,但前半節上得比較從容,后半節上得比較倉促。尤其是說話練習部分,沒有時間指名較多的學生來練說,連起來介紹這一環節跳過了,拖堂5、6分鐘。反思整個教學實施過程,覺得在前半節某些地方浪費了一些時間。
1、導入環節“看圖說話”對學生估計不足,學生看了圖,僅說出了“圖上畫著紅棗兒和棗樹”,在引導學生將圖意說清楚,說具體上花了一些時間。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明確說話要求,訓練說話完整的能力。
2、討論哪幾節分別寫了兩件事時,學生中出現了不同意見,部分學生認為“我”想法和“我”與爸爸的對話不屬于事情之中。可見學生對文章段落的概念不清,劃分段落的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這節課的重點,學生在小組討論時花了大量的時間讀課文,卻沒有具體討論歸納,以致于交流時,一生講了大段意思,卻沒有歸納出重點。可見學生的概括能力還有待于培養提高。
這節課教學目標得到了落實,學生在課堂上反映出的問題也屬正常。整堂課氣氛輕松活躍,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投入,教學效果良好。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