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數 > 小學資源庫 > 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 正文
2009-08-08 16:04:54 下載試卷 標簽:四年級 教案 語文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菊花》,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學習詩中生字,理解詞句意思,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愛菊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觀賞過菊花嗎?你是什么時間觀賞的?揭題《菊花》。
二、檢查預習情況,介紹作者,學習生字詞。
1、師生共同介紹作者: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詩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人。九歲能詩,十五歲明經及第。他與白居易共同開創淺切的新詩風,世評“元輕白俗”。他兩人均曾企圖以詩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諷諭詩。其詩樸質深切,反映了廣泛的現實生活。與此同時,他還遺有許多感傷性質的杰作。有許多歌詠元、白兩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詩。有《元白長慶集》。
2、小組討論預習生字詞的情況并匯報。
菊( j* )——菊花。
秋叢——秋天的菊花叢。
舍 ( sh8 )——房屋。(組詞:宿舍、校舍)
陶( t2o )——本詩中指姓陶的家,即陶淵明家。(陶淵明是晉朝著名詩人,最喜愛菊花)
偏( pi1n )——偏愛,在幾個人或幾件事中特別喜愛其中的一個或一件。
此( c! )——此花,這個花。
盡( j@n )——完。開盡:開完。
籬( l0 )——籬笆。
三、學習古詩 (看視頻,屏幕出示《菊花》全文字幕)
( 1)自由讀:結合課后注釋,試著小聲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2)互助學習:在小組里每位同學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請同學、老師幫助。
( 3)各小組推舉一位同學匯報學習情況。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這句詩的意思是:一叢叢的菊花圍著院墻屋舍開放,仿佛到了陶淵明的家。詩人圍繞著開滿菊花的籬笆流連觀賞,以至不覺中太陽已西斜。這兩句詩是寫景,寫菊花之多,使觀賞者留連忘返,不知時間流逝。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不是人們偏愛菊花,是因為這種花開完后,就沒有別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謝的)這兩句寫了作者偏愛菊花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熱愛菊花的深情,也贊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貴品質。
四、再讀古詩,體會意境及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同學之間互相讀。
2、互相交流,談談詩中表達的意境和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詩,詩人描寫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愛菊花的原因,表達了詩人熱愛菊花的深情,也贊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貴品質。
五、指導朗讀
秋菊繞舍 / 似 / 陶家,遍繞籬邊 / 日 / 漸斜。
不是花中 / 偏 / 愛菊,此花開盡 / 更 / 無花。
前兩句賞花,用緩慢輕松的語調讀出詩人清高自豪的情感。后兩句詩人直白內心想法,朗讀的語氣肯定,干凈利落,表達對菊花的情有獨鐘。
六、背誦古詩
1、自己讀一讀,試著背一背。
2、同學之間互相背一背。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奧數網微信
ID:aoshu_2003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考網微信
ID:zhongkao_com